安德森癌癥中心 結直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發布日期:2018-05-07對于原發膽粱癌患者,進行手術切除的療效取決于疾病的分期。手術完全切除的膽管癌或膽囊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20%?50%。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由于研究隨機人組410例膽澳癌、膽管癌和壺腹癌患者(局部晚期患者占25%),應用吉西他濱(第1、8、15天,每28天1次)或吉西他濱+順鈾(第1、8天,每21天1次)。
聯合組在無進展生存時間(8個月vs5個月),和總生存時間(11.7個月vs8.1個月)方面均有優勢,兩組間毒性反應相當。吉西他濱聯合鈉類藥物(順鉑、奧沙利鉑),已成為體力狀況良好的晚期膽系惡性腫瘤患者,一線治療標準治療方案。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了解到,這類惡性腫瘤病死率仍很高,聯合生物和靶向治療的臨床試驗還正在進行中。美國結直腸癌在美國居癌性致死原因第2位,每年有50830例結直腸癌患者死亡,年齡是結腸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
人一生中患結直腸癌的風險約為5%,且大多數發生于50歲以后。可能是由于篩查的原因,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已經下降。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大多數結直腸癌為散發病例,而非家族性疾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具有以下特點或情況的患者,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增加。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了解到,結直腸癌家族史,若一級親厲罹患結直腸癌,則本人發病風險升高1.7倍。富含紅肉或者加工肉類的飲食,腸道厭氧菌增加。糖尿病患者患結腸癌的風險,較非糖尿病患者高30%。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克羅恩病及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升高,并且與疾病嚴重程度、范圍、持續時間有關。10年病程的潰瘍性結 腸炎發生結腸癌的風險為10%,20年病程為20%,30年病程則發生結腸癌的風險超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