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放療對術后輔助的益處
發布日期:2018-05-18對于不可手術的患者,或已轉移不適合手術或射線引導下、毀損治療的患者,應進行化療。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近期一項對照研究,納入了304例進展期ACC患者,比較米托坦聯合足葉乙苷、多柔比星、順鉑(EDP-米托坦)每4周給藥和米托坦聯合鏈脲佐菌素(鏈脲菌素)每3周給藥。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介紹,EDP-米托坦組與鏈脲菌素-米托坦組相比,前者能顯著提高應答率(23.2%VS9.2%,P<0.001),和延長中位無進展生存期(5.0個月VS2.1個月;風險比0.55,95%可信區間,0.43?0.69,P<0.001),但不改善總生存期。
作為一線治療,EDP-M方案的優越性已被普遍接受。盡管鏈脲菌素常被作為二線治療,但仍然需要更新和更好的治療方法。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治療ACC的醫生,將會發現減少腫瘤負荷和恢復正常皮質醇水平,都是非常困難的。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介紹,對于多數具有皮質醇增多癥癥狀的患者,米托坦或其他抑制皮質醇產生的藥物無法實現、對癥狀的總體控制。病程中尤其是病情惡化時,醫生必須認識到ACC引起的難以控制的激素分泌,可帶來嚴重的后果。
反復的手術切除大的轉移灶,可以緩解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但無根治性療效。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尚未證實放射治療,作為術后輔助治療的益處。化療可能對于轉移的患者,和米托坦治療后進展的患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