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靶向治療的隨機優勢
發布日期:2018-05-22對于生物標志物的自適應設計,可以在臨床研究中對測量閾值進行鑒別和驗證。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這種設計的優勢是雙重的,既保證在非選擇人群中評估整體療效的效能,同時也允許沒有預先設定的閾值。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探討總體人群的療效,及為生物標志物明確佳的閾值。然而,在同一隨機對照研究中,采用同一的數據來界定、和驗證標志物的閾值,對結果的外延性也是個挑戰性問題。Freidlin等證明,如果能將標志物閾值的界定和檢驗結合,在交互驗證程序中,這將大大提高原來設計的效能。
選擇性驗證設計的比較,存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它無法確定生物標志物,是否為真正的預測因子。因為,它無法提供試驗藥物,在表達人群中治療 的獲益或無效的任何信息。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介紹,以HER2/neu研究為例,幾個大型的隨機對照試驗,已經證實的具有HER2/neu基因擴增的腫瘤患者,能從曲妥珠單抗的治療中獲益。
然而,當生物標志物在中心實驗室進行重新檢測時,在新輔助治療的隨機對照研究中,曲妥珠單抗被應用于、未明確HER2/neu狀態患者的獲益,也得到認可。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目前,在基于僅針對標志物陽性的患者的研究中,對標志物未經選擇的設計仍然被采納。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介紹,標志物指導的靶向治療、交互驗證設計的主要目的,為大限度發揮隨機化的優勢。并且允許在總體或亞組人群中,解決相關問題。此外,這種設計為生物標志物,表達陽性亞組和表達陰性亞組、進行佳治療決策的選擇,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然而,如果大量的研究或治療決策,都取決于生物標志物的檢測,那么標志物指導下的靶向治療將變得不可行。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但是基于標志物狀態的研究策略,還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