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揭示靶向治療IDH1突變的神經膠質瘤效果
發布日期:2018-05-22麻省總醫院(MGH)的一個研究小組用新的成像方法,研究一種潛在的靶向治療。該治療方法可以治療神經膠質瘤,一種致命的腦腫瘤亞型。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自然通訊》發表的報告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使用磁共振波譜(MRS)成像,以確定用研究中的IDH1抑制劑治療,能否降低臨床試驗中,IDH1突變的神經膠質瘤患者體內腫瘤相關代謝物的水平。MRS成像反映的是組織的代謝,而不是腫瘤結構。
第一作者,MGH Martinos生物醫學成像中心的醫生Ovidiu Andronesi是該論文的主要作者,他說:“神經膠質瘤是侵略性的原發性腦腫瘤,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這種疾病很難治療,患者一般無法幸存。”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神經膠質瘤的治療急需進展,而這些腫瘤中,IDH突變很常見,為靶向治療提供了途徑。利用開發的新代謝成像方法,我們可以探測治療效果。我們發現,一種新型IDH1抑制劑可以快速降低患有該突變的患者的2HG抗體的水平。這種方法有可能加速臨床試驗,加速靶向治療藥物的轉化,如突變IDH抑制劑,并使腫瘤的精準打擊在膠質瘤患者中成為可能。”
三維磁共振波譜成像顯示,在用研究性靶向藥物治療一周后,患有IDH1突變的膠質瘤的患者的2-羥基葡糖酸鹽(紅色區域)水平降低。2-羥基葡糖酸鹽是一種可能有助于腫瘤產生的代謝物
雖然以異檸檬酸脫氫酶(IDH)酶突變為特征的膠質瘤患者,比起腫瘤不攜帶IDH突變的患者,雖然生存時間時長是后者的3至5倍,對化療和放療的反應更好,但突變本身可能會啟動并促進腫瘤的生長。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IDH基因突變的腫瘤會使得2-羥基葡糖酸鹽(2HG)水平升高,據信其通過干擾基因表達控制促成腫瘤起始。雖然研究人員尚不清楚降低2HG水平是否能扭轉患者的腫瘤進展,但這種生物標志物可以用來診斷和監測IDH突變腫瘤。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MGH和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是IDH1抑制劑IDH3051期臨床試驗的地點之一,用于治療IDH1突變的神經膠質瘤。在當前已入選試驗研究的8名患者中,有5名患者有治療開始前后一周收集的MR影像數據。三維MRS成像數據顯示,治療開始后,2HG水平下降約70%。在IDH305治療時,與突變IDH1途徑相關的其他代謝物(包括谷氨酰胺和谷氨酸鹽)的水平發生改變,這表明抑制劑可能對腫瘤的代謝有重編程作用。
“MRS是快速,無創的,可以在任何臨床磁共振掃描儀上進行,在任何活檢或手術過程開始前,就可以得到結果,”哈佛醫學院放射學助理教授Andronesi說。“它也可用于直接探查突變IDH1酶的活性,來追蹤患者對治療的反應,腦腫瘤患者無法重復活檢。當然,我們的小型研究需要其他研究者在更長的隨訪時間內重復驗證,并確定IDH1抑制劑治療的長期益處。“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該研究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資助;也受到國立衛生研究院撥款。麻省總醫院成立于1811年,是哈佛醫學院的教學醫院。MGH研究所開展全國大的醫院研究計劃之一,每年的研究經費超過9億美元,主要研究中心包括艾滋病毒/艾滋病,心血管研究,癌癥,計算和綜合生物學,皮膚生物學,基因組醫學,醫學成像,神經退行性疾病,再生醫學,生殖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光學醫學和移植生物學。
MGH榮登2015年度在科學雜志《自然》上發表的衛生保健組織名單,并榮獲2015年Foster G.McGaw卓越社區服務獎。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2017年8月,MGH再次入選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名單中“美國佳醫院”榮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