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生存期問題
發布日期:2018-05-28通常,由于FISH分析缺乏明確的分界點,使得其在臨床實踐中應用非常困難。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盡管通過免疫組化檢測、結直腸癌腫瘤細胞EGFR,初是用于決定是否使用抗EGFR治療。但是,許多研究已經證明、EGFR檢測對于治療反應沒有預測價值。
因此,EGFR檢測不再作為指導結直腸癌EGFR治療的推薦方法。而抗代謝5-FU和5-FU為基礎的化療,仍然是進展期結直腸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TS是5-FU—個重要治療靶點,5-FU代謝物與TS結合,阻斷胸苷生成,抑制DNA合成和修復,導致細胞凋亡。
去美國看病服務領域獲悉,TSs已被通過多種方法研究,如包含免疫組化分析TS蛋白,TSmRNA表達和TS基因擴增。研究表明,TS過度表達導致5-FU抵抗。然而,由于缺乏這些研究方法的評估標準,使得其結果并不一致。
在這些方法中,基因分型似乎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一項Meta分析的研究表明,高TS基因表達的轉移性結直腸癌,其生存期顯著降低。建議對進行微切割腫瘤樣本進行TS基因分型,從而導致雜合性丟失(LOH)發生頻繁。
去美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對于核苷酸切除修復通路,是DNA修復途徑之一,其中包括鉑類引起的DNA螺旋扭曲損傷。ERCC1蛋白在DNA修復途徑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去美國看病服務領域,關于這種蛋白的研究,表明ERCC1高表達與鉑類為基礎的化療反應,與總生存期的縮短顯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