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單抗是否會引起不良反應
發布日期:2018-06-28針對靶向治療,特別是與細胞毒類藥物聯合時,可以改善晚期患者的緩解率和生存期。EGFR抑制劑的療效,對預測標志物有助于選擇可能獲益的患者。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奧沙利鉑的間歇治療策略,在保證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可幫助臨床醫生實現治療獲益大化。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介紹,一項D期隨機研究,共入組150例晚期胃或腺癌的初治患者,分別接受化療聯合西妥昔單抗,或單獨化療治療,化療方案為多西他賽聯合奧沙利鉑。略微超過半數的人組患者為GEJ腺癌,其余為胃癌。
初步結果顯示,患者對聯合治療方案 的耐受性良好,而兩組的ORRs為24%比29%,中位PFS4.7個月比5.1個月,中位0S9.0個月比8.5個月。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了解到,它們均無顯著差異,另外一項由II期隨機研究,評估了西妥昔單抗對晚期潛在的療效。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該研究共人組62例患者,其中32例接受西妥昔單抗,聯合順鉑和5-FU治療,其余30例僅接受化療。除了腹瀉之外,西妥昔單抗并未增加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獲悉,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組的療效,相比單純化療組具有明顯優勢,其0RR分別為19%和13%。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其中37例患者的第12和13號外顯子,未檢測到突變。針對EGFR是否能夠在化療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臨床獲益,仍然需要等待兩項正在進行的、III期臨床研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