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骨髓抑制有哪些不良反應
發布日期:2018-07-05已有報道,證實了胰腺癌中同源重組相關基因,及多態性的重要預后意義。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種通過介導的DNA修復酶,在66%的胰腺癌中存在過度表達。這也是許多腫瘤中,突變頻率高的瘤抑制基因之一。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研究認為IGF-1R通路,在胰腺癌的發展進程中,也發揮一定的作用。Dong等研究表明,在局部晚期胰腺癌的IGF通路中,某些變異可對預后有提示作用。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獲悉,目前已有3個靶向IGF-1R治療的臨床試驗,也正在開展。
其中有一項是關于單抗MK-0646的隨機臨床試驗,共人組了72個病人,隨機分入吉西他濱+MK-0646組、吉西他濱+厄洛替尼+MK-0646組,和吉西他濱+厄洛替尼組 等對照組。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介紹,其中有20%的患者,在接受MK-0646治療后,長期維持部分緩解的狀態。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曾有一項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在該試驗中,患者被隨機分入吉西他濱+AMG479單克隆抗體組、吉西他濱+AMG655單克隆抗體組,和吉西他濱+安慰劑組,顯示3組患者12個月生存率分別為39%、20%和23%。
目前,正在開展吉西他濱和AMG479的DI期臨床試驗。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這些試驗中,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的情況,通常會以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為主。這些癥狀當中,10%的病人還會出現3或4級的血液學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