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病情進展后如何提高生存率
發布日期:2018-07-14由于II期臨床的驚人結果,研究又進行了針對晚期RCC的大規模、多中心的隨機試驗。索拉非尼作為細胞因子治療的安慰劑,與HI期研究進行了相關對照。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這項研究包括隨機分配到索拉非尼、或安慰劑的903名患者,關注重點主要是總生存期。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研究還希望能夠針對總的有效率和PFS進行開展,而后證明索拉非尼并不能提高生存率,且中位生存期為17.8個月,對照組為15.2個月,P=0.146。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這是因為安慰劑組疾病進展后,交叉使用索拉非尼造成的情況。
當對這些結果進行更新時,沒有交叉到索拉非尼組的患者,表現出顯著差異。其結果分別為17.8個月、14.3個月,P=0.029。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而PFS的次要終點,在兩組之間也有顯著差異,分別為5.5個月、2.8個月,P=0.001。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發現,索拉非尼組的0RR為10%,而安慰劑組僅為2%。該研究中索拉非尼的常見副作用包括腹瀉、皮疹、疲勞和手足綜合征。在諸多RCC分子靶向治療藥物中,索拉非尼首先獲得了批準,隨后又比較了索拉非尼與一線隨機試驗。
結果表明在這項試驗中,患者接受索拉非尼400mg每日兩次或IFN,主要終點為PFS。而IFN組出現進展的患者,允許更換索拉非尼。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索拉非尼組出現進展的患者,允許劑量升級到600mg,但干擾素上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