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細胞瘤中的通路如何下調
發布日期:2018-07-17特定因素下的生長因子受體靶點,及細胞間信號膠質母細胞瘤,通常都擁有復雜的分子病理學發生機制。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其中包括多種腫瘤抑癌基因的功能缺失,和原癌基因的激活以及密集的信號通路。部分情況不涵蓋了相關信號通路。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了解到,在80%的膠質母細胞瘤中,出現了酪氨酸激酶受體及鱗酸肌醇激酶通路、p53和信號通路的改變等。對于膠質母細胞瘤來說,經常會顯示生長因子受體的擴增和突變。這些生長因子受體包括EGFR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另一些生長因子受體包括ERBB2、MET和轉化性生長因子,很少出現突變或過表達。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與EGFR、PDGFR連接的配體,和其他生長因子受體,可導致復雜的細胞間信號通路的級聯反應。并且這些都可能激活增殖、浸潤轉移,及抑制細胞凋亡以及血管生成。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還存在一些下游信號通路,如PI3K/Akt/mTOR等情況,并且通路會在膠質母細胞瘤中被下調。而在約50%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可發現FXFR基因擴增或過表達。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發現,在EGFR擴增的患者中,20%?50%又會表現出EGFRv突變的情況。
對于EGFRv基因突變的特殊性,可導致細胞外受體區域的缺失。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某些環境下,會在年齡較大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見到代表性的這種經典的基因擴增,這種EGFR擴增一般也會與IDH1的突變呈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