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就醫 細胞誘導通常取決于哪些因素?
發布日期:2018-10-10根據實驗證明的三維結構,BCL-2家族蛋白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亞群,一類亞群的結構類似于細菌毒素的穿孔結構域,這些螺旋孔狀蛋白包括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這類亞群的大多數蛋白,可以通過同源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區而被識別。
相關情況下還包括了BCL-2同源結構域BH1、BH2、BH3與BH4,然而還有其他情況,比如Bid蛋白雖僅含有BH3結構域,但卻具有與BCL-X.、BCL-2及BAX相同的蛋白折疊構象。出國就醫服務領域獲悉,迄今為止在體外合成膜實驗中,這些蛋白都能形成離子傳導通道,但它們的體外活性與體內功能之間的關系,目前尚不明確。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對于Bcl-2家族的另一亞群蛋白,僅存在BH3結構域,它們均屬于促凋亡蛋白,包括BAD、APR和PUMA。出國就醫服務領域發現,在許多情況下,其細胞死亡誘導活性取決于,與抗凋亡的BCL-2家族蛋白形成二聚體的能力,作為BCL-2和蛋白的轉顯性抑制因子,而發揮一定作用。
然而一些蛋白(例如BID和BIM),也可以與促凋亡蛋白形成二聚體,發揮凋亡激動劑的作用;同時它們也能夠與BH3結構域,介導BCL-2家族蛋白間的二聚化作用。出國就醫服務機構了解到,通常BH3結構域由約16個氨基酸長度的兩性螺旋結構構成,可以嵌入抗凋亡蛋白如BCL-X表面的空隙中。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獲悉,BH3結構域蛋白的突變體,將不能結合其他BCL-2家族蛋白,從而失去了誘導凋亡的能力。運用BH3結構域,合成多肽的概念驗證實驗,提示了藥物研發領域的一個前進方向,例如BH3多肽能直接抑制腫瘤中過表達的抗凋亡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