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結合型黏蛋白的重要作用
發布日期:2018-11-05多年臨床表明絲氨酸和蘇氨酸殘基,能為糖基化提供一定的作用位點,迄今為止也已發現了二十多種黏蛋白,分為分泌型和膜結合型兩種形式。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領域發現,分泌型黏蛋白組成了一種物理的保護屏障,能保護呼吸系統上皮、胃黏膜和其他的具有分泌功能的器官。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結合型黏蛋白也可以通過糖基化胞外域,也就是糖基化表層細胞表面的跨膜亞基,來幫助形成這種保護性的黏液性膠,這種黏液膠能保護上皮細胞遠離不同形式的壓力,包括低pH(胃黏膜)、毒素、前列腺素、微生物和活性氧等。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領域認為結合型黏蛋白,又可以傳遞這些信號給上皮細胞,激活其修復和存活反應。
膜結合黏蛋白MUC1(CA15-3)、MUC4和MUC16(CA125)等,在許多不同的人類腫瘤中,均存在高度表達的情況,例如當癌細胞發生惡性轉化和失去極性時,在細胞表面和細胞質中會出現高表達MUC。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領域認為,在細胞膜MUC1蛋白上,還與受體酪氨酸激酶ErbB家族成員存在關聯。
通過Wm通路激活ErbB受體后,MUC1能在多種腫瘤中產生過表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等;而對于黑色素瘤、淋巴瘤、和某些白血病也高表達MUC1。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機構獲悉,在美國每年有140萬的腫瘤患者,超過90萬的患者高表達MU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