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就醫 亞組分層分析帶來了哪些發現?
發布日期:2018-11-16早期的n期臨床試驗顯示,貝伐單抗與卡鉑紫杉醇標準化療方案,聯合使用能提高未接受化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客觀反應率和無進展生存時間較長。出國就醫領域發現未能預料的是,試驗中也觀察到令人擔憂的副作用,67名接受貝伐單抗的患者中,有6人出現嚴重的肺出血,4人危及生命。
發生嚴重咯血的患者的腫瘤特征,包括中央型、鄰近大血管、在治療前后出現壞死或空腔、鱗癌。出國就醫領域認為由于鱗癌通常為中間型,且比腺瘤更易形成空腔,所以目前還不清楚其組織類型本身,是否就能作為判定是否出現咯血的主要風險指標,或者僅是其他因素的一個反映。
基于這個n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美國東部腫瘤學合作組織(ECOG),開展了隨機II/HI期臨床試驗。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比較了在尚未接受治療的878名晚期(HIB或IV期)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單獨使用6個周期化療藥卡鉑和紫杉醇(CP),或與貝伐單抗聯用的情況。
接受聯合治療的患者,與單獨使用CP相比,中位生存時間明顯延長(12.3個月:10.3個月,危害比0.77,P=0.003),無進展生存期(PFS)延長(6.2個月:4.5個月,p<0.001),客觀反應率明顯提高(35%:15%,p<0.001)。出國就醫領域發現與貝伐單抗,相關的三級及以上毒性,包括了嚴重出血(4.4%:0.7%),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和高血壓。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將鱗癌患者排除后,與貝伐單抗相關的致命性出血,出現的概率約為1%,與一年7%、兩年8%的存活率的提高相比,這個風險是可接受的。出國就醫領域有臨床試驗,在進行亞組分層分析發現,總生存期得到明顯改善的主要為男性患者,盡管女性患者的客觀反應率,和無進展生存期也有一些改善,但這種由性別引起的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