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 年齡不影響標準化放療療效
發布日期:2018-11-16CONVERT試驗的年齡別分析發現,老年局限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接受標準的同步放化療的生存率和副作用,與年輕患者相當。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Corinne Faivre-Finn博士及其同事表示,70歲及以上患者(n=67)的中位總生存期為29個月,而70歲以下患者(n=423)為30個月(HR1.15,P=0.38),兩組的無進展生存期也差不多(18vs16個月,HR1.04,P=0.81)。
盡管老年患者的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癥(84%對70%,P=0.02),和血小板減少癥(28%對18%,P=0.05)顯著高于年輕患者,但由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引起的敗血癥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4%vs7%,P=0.07)。研究人員寫道:“這個結果很有意義,它填補了老年(局限期)SCLC患者決策依據的空白。在80歲之前,單純的年齡問題并不影響治療。接下來可以做一些臨床試驗篩選針對老年患者的功能評估方法。”
目前局限期SCLC患者的標準療法,是胸部放療+雙鉑化療,并對腫瘤沒有進展的患者進行預防性頭顱照射。2017年發表的CONVERT試驗確定了每日兩次的放療,作為狀態良好的(ECOG0-2)局限性SCLC的標準療法。該試驗表明,隨機接受每日一次或每日兩次的同步放化療,患者的生存率和毒性無顯著差異。
CONVERT兩個治療組的存活率,均高于先前的報道,嚴重副作用的發生率(尤其是放射性食管炎的發生率)較低。“改善的結果被認為反映了過去二十年中(局限期)SCLC的分期,和支持性管理的進展,以及現代放療技術的進步,”Faivre-Finn博士解釋說。
2015年基于人群的分析結果也表明,在預計可以耐受放化療的患者中,相比于單一治療方式,放化療聯用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存活率,他指出。“醫生不應該僅僅根據患者年齡來決定是否進行標準放化療,”Simone博士說。
Simone博士指出,判斷患者是否適合特定干預措施的評估方法,仍然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但在臨床實踐中,活動狀態評估“往往決定了是選擇更緩和的方法,還是選擇激進但更可能治愈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除了兩名老年患者外,其他所有患者均為ECOG0-1。
研究作者說,這種分析的結果應該謹慎解釋,因為它們對常規臨床實踐中治療的老年患者的代表性有限。“這些標準僅適用于(局限期) SCLC的一小部分老年患者,還需要針對老年患者,進行相應的臨床試驗和基于人群的研究。”他們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