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散發性實體瘤的特征
發布日期:2018-12-01國外病理試驗表明,黑色素瘤易感家系中的人,應該每月對皮膚進行自我檢查,或在配偶或相關人員協助下進行檢查;相關情況可每半年由一位皮膚科專家,進行全面的皮膚評估。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任何可疑的病灶都應該予以切除,并鼓勵使用紫外線A/B隔離防曬霜,以避免皮膚被曬傷。
多發性內分泌腫瘤1型(MEN1),是一種稀有的與幾種內分泌腫瘤,相關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這些內分泌腫瘤,由于自身惡性潛能過度分泌激素,從而引起巨大危害。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發現MEN1的發病率約為1/5萬,其綜合征常見的腫瘤有甲狀旁腺瘤(90%)、胃泌素瘤(40%)、胰島瘤(10%)、其他胃腸道內分泌腫瘤以及催乳素瘤(20%),和位于腺垂體的其他腫瘤。
胃泌素瘤通常發生在十二指腸,類癌、甲狀腺腺瘤、腎上腺腺瘤、血管纖維瘤和脂肪瘤的發生率,也比普通人群高。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有人患MEN1主要類型腫瘤(甲狀旁腺、腸胰內分泌和腦垂體)中的兩種腫瘤,就可診斷為MEN1。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發現,如果患者一級親屬中至少有一個,患有這三種主要類型腫瘤中的一種,可診斷為家族性MEN1。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介紹到,MEN1是一種家族性疾病,多表現為原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HPT),同時也較少表現為ZE綜合征(ZES)、膜島瘤或腦垂體腫瘤。
大多數患者都發生HPT,50%患者在25歲時出現癥狀,到50歲時幾乎全部患者發生HPT。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與絕大多數散發的實體瘤相反,MEN1與其他家族性腫瘤綜合征一樣,表現為多病灶;相關分泌激素處理這些腫瘤很困難,并且這些腫瘤往往很小很多,難以手術切除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