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病毒易感性起初有無癥狀
發布日期:2018-12-07Ferraris及其同事估計,在全部HD病例中有約4.5%是家族性的,共同的環境因素包括Epstein-Barr病毒和其他病毒,都可能有重要影響。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認為這些因素,可能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并導致HD家族聚集性,而Mack及其同事描述了,與異卵雙生子的比較情況,發現同卵雙生子患HD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關的提示遺傳因素,也會在HD致病過程中有作用,且X-連鎖淋巴細胞增生綜合征方面,到目前登記處已登記超過80個XLP家族。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XLP對EB病毒高度敏感,表型特征為嚴重或致命的IM、獲得性低丙球蛋白血癥和惡性淋巴瘤。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獲悉,Sulli-van列出以下表型特征:危及生命的EB病毒感染(發病率為58%,死亡率為96%);31%患者有免疫缺陷,死亡率為45%;30%患者患淋巴瘤或霍奇金病,死亡率為69%;3%患者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死亡率為50%。
大部分淋巴瘤是淋巴結外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遠端小腸的發病風險高,遺傳連鎖研究將XLP遺傳位點,定位于X染色體長臂的Xq24-25。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Coffey及其同事發現了一個基因,它會在XLP患者中發生突變,其編碼由單SH2結構域組成獨特蛋白。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在特定情況下,它們還能在免疫系統內的許多組織中表達,也可能是EB病毒誘導的免疫反應,及調節元件因素等。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EB病毒易感嬰兒起初是無癥狀的,但到了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會出現IM,到40歲時死亡率就更高,相關情況還在臨床探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