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 致癌物如何進行化學分離
發布日期:2018-12-08遺傳變異作為人群潛在的易感標志的評價,在分子流行病學、風險評估和癌癥預防應用上,也存在部分價值。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介紹到,其致癌物代謝多環芳香烴(PAH)如苯并芘(BP),是第一類被化學分離的致癌物,它們是由數量不等的融合苯環組成的化合物,由礦物燃料和植物材料不完全燃燒所產生。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它們通常也是常見的環境污染物,其PAH本身是惰性物質,需要代謝才發揮其生物學作用,代謝過程包括起始的環氧化如細胞色素P450、環氧化物的水合作用(環氧化物水合酶)和隨后的稀鍵間的環氧化等。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了解到,試驗結果是形成了終極致癌代謝物,以BP為例即形成了環氧化物(BPDE)。
臨床對于細胞色素P450(如CYP1A1)代謝的生物學,也已被闡明,這為細胞色素在人群中誘導性及其個體間差異,以及含量差異提供了分子基礎。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BPDE 烴環的第十位,可自發打開形成一個可與細胞大分子,包括DNA共價結合產物(加合物)的正碳離子。
在所形成的若干種加合物中,含量更豐富的是與脫氧尿苷環外氨基加合的產物;其單電子氧化是PAH激活的另一條通路,能在中間位置(L區)形成一個自由基陽離子。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領域發現,當鳥嘌呤C8位和腺嘌呤的N7位,形成的DNA加合物可發生自發脫嘌呤時,又能在尿液中把這些加合物排出。
安德森癌癥中心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在香煙、汽車尾氣、工業環境和某些煮熟的食物中,均含有芳香胺。氨基聯苯被認為是引起吸煙者和橡膠業工人,膀胱癌的化合物;此外硝基多環芳烴,是芳香胺經硝基還原生成的環境污染物;其芳香胺還可通過依賴乙酰輔酶A的乙酰化作用,轉變為芳香酰胺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