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51免费app/国产自产c区/99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高清 - 日日色av

400-900-1233

返回頂部

榮譽資質

聯系我們CONTACT US

400-900-1233

北京: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118號國貿商圈招商局大廈3208單元

深圳:深圳市羅湖區筍崗東路3002號萬通大廈2106單元

您的位置:首頁 > 愛諾頭條 > 新聞動態

出國看病:什么?前列腺癌治不治一樣都是死

發布日期:2016-09-20

曾經搞出過“乳腺癌早篩和不早篩不影響死亡率”的《新英格蘭雜志》這次又搞出了一個大新聞——前列腺癌治比不治也不見得好!(美媒對扭英這項研究的報道)

t1.png

真是這樣么?咱們一塊兒瞧瞧。

前列腺癌治療是過度治療嗎?

在扭英這篇雄文的開篇部分,作者指出,由于PSA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前列腺癌患者被診斷。僅今年美國就將出現約180890例病例被診斷為前列腺癌,其中有26120名患者將因此死去。

t2.png

然而,作者話鋒一轉,又道:許多患者并不能從干預治療當中獲益,因為大部分前列腺癌診斷出來的時候要么是惰性的,要么已經轉移。而且,前列腺癌是進展緩慢的癌癥,許多患者因為其他原因而死亡。此外,作者們還補充,前列腺癌的治療能對患者的性功能、泌尿功能和胃腸道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他們決定搞一個試驗,看看到底治和不治有什么區別。

治不治和死不死的關系

你別說,這群有NIH支持的人還真的找著了愿意配合試驗的患者。他們選擇的對象是50-69歲這個區間的英國男性。在82429名進行過PSA篩查的人當中,有2664名被診斷出了局限性前列腺癌。其中,1643人答應參與他們這個治與不治的隨機對照試驗。

終的分組是:545人不進行治療,只進行疾病監控;553人進行手術切除治療;545人放療。這三組在PSA水平、Gleason評分、癌癥分期等方面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別。

然后他們就進行了中位數為10年的追蹤,結果嘛,看圖——

t3.png

僅從前列腺癌特異性生存率上來講,外科手術治療、放療和不治(監控)似乎沒有什么區別,三條線重疊在了一起。

從1999年到2009年這10年,試驗樣本當中總共有17名患者因為前列腺癌而死亡。該文章定義“因前列腺癌死亡”為,確定因為前列腺癌死亡或很可能因為前列腺癌死亡或因為對該疾病的治療而造成的死亡。

沒有接受治療而死亡的患者有8名(1.5死亡每1000人每年),5名接受手術治療之后死亡(0.9死亡每1000人每年),4名接受放療后死亡(0.7死亡每1000人每年)。

這三者沒有產生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P=0.48)。

除此之外,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在三組之間也沒有明顯差別。試驗總死亡例數169例,因前列腺癌(不管治不治)死亡僅占17例,也就是說死亡的患者當中絕大多數因為其他原因死亡而非癌癥。

僅從因前列腺癌死亡的角度來說,治與不治不能對因前列腺癌導致的死亡率產生多大影響。同時該試驗還統計了一下治療的并發癥,好消息是并沒有患者術中死亡。9人出現血栓或心血管并發癥,14人需要輸血3個單位以上,1人直腸損傷。9人需要對吻合問題進行干預治療。放療過后90天內有3名患者出現與前列腺癌無關的死亡。

那是不是就完全可以不治療呢?

也不盡然。雖然說死亡率上影響不大,但是在疾病的進展方面還是有區別的,看圖——

t4.png

和上面一樣,紅線外科手術治療,藍線放射治療,綠線不治療只監測。縱坐標代表無疾病進展的比例,紅藍兩線雖然隨著時間也有所下降,但是綠線下降幅度明顯更多。圖中的疾病進展的定義為出現腫瘤轉移或死亡。

總樣本中一共有204人出現疾病進展,112人在監測組當中,46人在手術組,46人在放療組。P<0.001。僅從轉移方面統計,則監測組中33人出現轉移(6.3/年/1000人),手術組中13人出現轉移(2.4/年/1000人),放療組中16人出現轉移(3.0/年/1000人)。P=0.004。臨床T3或者T4期:監測組79人,手術組24人,放療組21人。

在以上結果之外,作者統計得出:大約27名患者需要前列腺切除術以避免1名患者產生轉移;33人需要放療以避免1名患者產生轉移。以及9人需要手術或放療來避免1人出現疾病進展。總的來說,對于50~69歲階段的前列腺癌男性患者,在10年間,前列腺癌本身的死亡率很低,大約1%,全因死亡率也不高,約10%。僅就這個時間段而言,治療與否對死亡率并不造成什么影響。但是治療與否會對前列腺癌的進程和轉移產生影響。

業內啥看法?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一位 Dr. Anthony V. D’Amico對這種暫時不治只主動監測的做法持負面態度,他認為這會加速癌癥擴散,只有得了其他要命疾病(會在10年內死亡)的患者才應該建議采取這種方案。

當然也有其他人對這種主動監測持樂觀態度,Dr. Timothy Daskivich,UCLA的泌尿外科專家,他反而就對主動監測很支持。他認為只要能夠區分出高風險和患者和低風險的患者,讓高風險的患者去進行手術等治療,低風險的大可等待和監測。

現在美國有不少學術中心和泌尿學家已經向合適的患者推薦了這個主動監測的方案。據統計,目前美國有40%~50%的前列腺癌患者可選擇主動監測這一方案。

出國看病www.mengyiwang.com服務提供商[愛諾美康]轉載自(醫學界腫瘤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