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結直腸癌的預后價值
發布日期:2019-01-04有臨床在病變反應中,觀察到了ADC值的早期上升,而在無反應的病變中沒有這個現象。治療前的ADC值,和治療后早期ADC值的改變,都與治療結束后腫瘤的縮小程度,有著微弱但有意義的相關性。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19F-MRS也已經被用于進行5-FU的藥代動力學研究,和化療反應預測;其中10V9F-MRS檢測到的5-FU代謝產物的更高值,對有著大塊肝臟轉移病灶的患者的治療反應,有預測作用。
但對肝臟較小轉移病灶則不然,這可能是由于MRS較低的容積分辨率所導致的。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發現,18F-FDG PET對于預測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臨床預后有著良好的應用價值;化療開始后早期進行的18F-FDG PET檢查,主要反映了病變對化療的敏感性。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而在較晚的時間點或化療結束后,行18F-FDG PET檢查,則通過頑固性的18F-FDG攝取,可以找到具有化療抵抗性的轉移灶。例如在5-FU聯合,或不聯合干擾素a的化療開始后4?5周,無論是從單個病變的角度,還是從患者整體的角度進行評估,腫瘤的相對18f-FDG攝取,都能夠區分化療有反應者與無反應者。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發現其敏感性很高,特異性分別為90%和75%。
定量動態的l8F-FDG PET檢查,能夠識別出對FOLFOX聯合化療,或聯合放化療無反應的患者。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領域發現在治療前,18f-FDG PET同樣能夠預測治療效果,其中一項表明更大標準攝取值的改變,等于或超過62.5%的糖酵解水平改變,涉及69.5%的患者。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它們也有著明顯的疾病特異性,及生存率(P=0.08)和無復發生存率(P=0.02)。18F-FDG PET還在監測肝臟轉移病灶的射頻消融,在冷凍消融和化療栓塞的療效上,有著良好的應用價值。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轉診機構愛諾美康獲悉,它在檢出復發病灶上,比MRI和CT更加敏感和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