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藥物靶向輸送到上皮細胞
發布日期:2019-01-16針對納米顆粒裝載紫杉醇后,通常可用于治療人卵巢腺癌,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療效和安全性。而聚合物顆粒采用的PH敏感和熱敏分子,能作為靶向基團的方案,均有文獻論證;且順鉑脂質體聯合使用PEG和pH敏感分子后,能提高其在小鼠艾氏瘤模型體內的生物分布。
多功能聚合物納米顆粒又稱納米平臺,它能夠穿透血腦屏障,用于腦癌的成像和治療。第三代治療性納米載體如納米顆粒-寡核苷酸,能適配相關子結合物,并將兩種不同的納米技術結合到一起。這種方法起初是將RNA配體,與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結合,以達到將藥物靶向輸送到前列腺上皮細胞的目的。
該方法在體內試驗中,也取得了效果;某種情況下,利用更新的粒子平版印刷技術,也可將多種位點特異的納米級功能體,結合到載體顆粒上。而臨床通過上述方法,利用RGD識別序列對成纖維細胞,進行體外靶向定位。
對于紫杉醇,如被連接到一種自組裝層層包裹的聚合物核心上,又能成為一種新的大分子納米顆粒。這種納米顆粒在體外實驗中,被證明對乳腺癌MCF-7細胞有效;且納米細胞是直徑約200mn的納米顆粒,能在磷脂膜的基礎上,包裹為一個由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核心所組成的類細胞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