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療時如何防范藥物的毒性
發布日期:2019-01-22一般來說,阻滯劑模型更匹配那些繼續吸煙的人,而抑制劑模型則是為已戒煙的人,為目標人群設立的模型。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有一些藥物在兩種模型中都有效果,因此可適用于吸煙者到戒煙的過渡時期;在試驗老鼠的肺腫瘤預防實驗中,很多天然或合成的藥物都顯示了效力。
肺癌治療領域發現在一種或兩種試驗報告中,顯示有希望成功的藥物包括:異硫氰酸鹽例如2-苯乙基異硫氰酸鹽(PEITC)、蘿卜硫素以及它們的乙酰半胱氨酸軛合物、吲哚-3-甲醇、肌醇、地塞米松、布地奈德;1,3二硫-4-硫代親基五環,例如奧體普拉、各種非類固醇抗炎藥劑和C0X-2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抑制因子等。
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其中的一些化合物,也在老鼠之外的動物模型中,證實了預防肺腫瘤的作用。一個成功的化學預防藥物,還必須滿足第二個要求,那就是沒有毒性。
化學預防藥物就像維生素一樣,需要在幾年時間內按時服用;任何毒性都會嚴重影響定期服用的依從性。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化學預防藥物的毒性問題,已經在三萜系化合物的臨床試驗中出現了,所以對藥物審查有時需要十分慎重。肺癌治療領域認為還要根據實驗記錄指標來判斷,不僅觀察其化學預防作用,還包括一些潛在的副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