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療時如何把控溫度測量數據?
發布日期:2019-03-05國外有數據報道,第一次嘗試前瞻性熱劑量控制的研究,是在軟組織肉瘤術前放療和熱療中進行的,觀察指標為手術病理完全有效(CR)。乳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盡管大多數患者,達到了加熱溫度目標,但未達到預計的CR率;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更主要的考慮是腫瘤溫度測量數據有限,而且樣本量小。
乳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某些31-MRS(31-磁共振波譜)參數,與患者的病理緩解相關,提示腫瘤異質性的變化,可能會掩蓋熱劑量效應。更近報道了另外兩個DI期臨床試驗,表明當熱療和放療結合時,前瞻性控制熱劑量,可影響腫瘤療效和局部控制的持續時間。
有臨床試驗,其中涉及多種腫瘤,如表淺惡性腫瘤和深部腫瘤,有根治性治療也有姑息治療,其他幾個重要試驗仍在進行中。而乳腺癌胸壁復發非常適合使用熱療,它們很難用傳統辦法控制,即使患者以前未行其他治療。
如果因再次照射劑量受到限制,加用熱療更為有益。乳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但長期生存情況上,放療加熱療的優勢不明顯;其他表淺惡性腫瘤如RTOG組織的早期研究,其表淺腫瘤中將放療與放療加熱療進行了比較。在307例患者人組,大約一半為頭頸部腫瘤,1/3為乳腺癌胸壁復發,其余為各類表淺惡性腫瘤。
接受放療加熱療的患者CR率為32%,而單純放療的患者CR率為30%;亞組分析顯示,小于3cm腫瘤及乳腺癌胸壁復發的、局部控制持續時間較長,可能與小腫瘤的加熱效果較好有關。乳腺癌治療轉診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這個試驗中熱療技術差異較大,而且熱劑量學數據不充足,這些問題也導致了隨后RTOG熱療操作準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