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 誘導放化療能否減少手術必要
發布日期:2019-03-12新輔助化療對早期微小轉移灶,除了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以外,它還有兩種意義。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一是如果原發腫瘤縮小,可以預測微小轉移灶也會敏感,若原發腫瘤沒有無效,則意味著微小轉移灶應當改用其他方案;二是如果原發腫瘤縮小可以不必手術,而進行根治性放射治療。
在頭頸部癌,已經有些獲得成功,有大組乳腺癌患者也可以如此。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還有的時候,在化療后同樣也是根治,手術技術可以比較容易;由于手術對于邊緣細胞很難確定一定切凈。
此外,肉瘤的誘導化療已經可以減少截肢的必要性,有利于保留肢體;誘導化療也常可以將大的乳腺癌不作根治術,而作病灶切除加放療。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誘導或同時放化療,在其他腫瘤例如肛門癌,可以顯著增加放療的療效,因而可減少手術的必要性。
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對于復發癌的治療,同樣也常取決于醫師的經驗而定;而相關治療的效果,預測則隨時代而定。例如ER/PR強陽性的乳腺癌,在一線內分泌治療的療效有效的幾率大于50%;而且緩解期也相對較長可達18個月。
但是,在復發患者二線治療的有效率減半,緩解期也較短。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同樣針對睪丸切除的初次治療,其轉移性前列腺癌療效非常高,但如復發對進一步的內分泌治療療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