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看病 中美科學家發現出國看病癌癥治療新方式
發布日期:2016-10-17中美科學家發現癌癥治療新方式---微波誘導的光動力療法
去美國看病服務商愛諾美康獲悉,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廣東省骨科矯形技術與植入材料重點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微波激活光敏納米顆粒產生組織加熱效應,從而終導致實體瘤內的細胞死亡。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10月那期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New Modality for Cancer Treatment—Nanoparticle Mediated Microwave Induced Photodynamic Therapy”。
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物理學教授Wei Chen說,“我們的方法利用微波穿過所有類型的組織和深深地靶向位于其中的腫瘤。”光動力療法殺死癌細胞的方式是光敏納米顆粒被導入到腫瘤組織中,隨后在光照射下產生有毒的單線態氧,而單線態氧是高度活躍的氧類型,非可逆性地傷害細胞線粒體并終導致細胞死亡。
Chen說,“直到現在,依賴于可見光、紫外光或近紅外光的光動力療法被認為有效地治療皮膚癌或靠近皮膚表面的癌癥。我們將微波和光動力療法組合在一起的新方法為靶向更深處的腫瘤開辟新的途徑,并且已經證實可有效地、快速地和安全地降低腫瘤大小。”
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已鑒定出一類新的納米顆粒---銅-半胱胺(copper-cysteamine, Cu-Cy),這種納米顆粒能夠經X射線激活后產生單線態氧和延緩腫瘤生長。然而,X射線照射能夠給病人造成重大風險,并且能夠傷害健康組織。
在這項新的實驗室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納米顆粒Cu-Cy也能夠被微波激活,從而能夠直接地靶向腫瘤本身而不用傷害周圍的組織。Chen說,“我們的新的微波誘導的光動力療法提供眾多優勢,其中為重要的優勢是增加的安全性。我們的納米顆粒Cu-Cy也表現出非常低的毒性,容易制造,成本低廉,也會發出強烈的光,這意味著它也能夠被用作顯像劑。”
研究人員證實基于骨肉瘤細胞系的體內和體外研究表明在微波激活下,納米顆粒Cu-Cy能夠顯著破壞癌細胞。微波激活下的加熱效應和來自Cu-Cy的銅離子釋放是產生破壞癌細胞所需的這種活性氧(即單線態氧)的主要機制。Chen說,“這項新的發現主要是基于我們發現和申請專利的這種新的光敏劑Cu-Cy。”
這項對納米顆粒激活的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發現可能潛在地引發癌癥治療變革。它為開發新的安全的、切實可行的和廉價的癌癥療法提供新的可能。
去美國看病服務商愛諾美康轉載自(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