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就醫 初始化療失敗后如何重新診斷
發布日期:2019-05-10大劑量化療后進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被廣泛用于治療低度惡性淋巴瘤,完全緩解率可達80%。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由于這些疾病往往以累及骨髓為特征,因此很多研究采用、抗B細胞單克隆抗體清除自體采集物,骨髓或外周血干細胞中的惡性細胞,這樣可以延長緩解期。
獲得分子生物學完全緩解,即采用PCR方法不能檢測到BCL2重組,可能使無病生存期延長。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自體移植在這些疾病的地位存在爭議,且自體移植術后的長期存活、與標準劑量的鞏固維持化療相當。
而自體移植術后,存在繼發MDS或急性白血病的風險,特別是一些此前接受了深度治療的患者。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異基因骨髓移植也可用于低度惡性淋巴瘤,更常用的預處理方案是,大劑量環磷酰胺聯合TBI(加或不加用其他藥物),或者BEAM方案。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很多研究組報道,在高度進展期的患者中,也可獲得長期無病生存;且異基因移植后、復發率顯著低于凈化的自體移植,主要是由于存在移植物抗淋巴瘤效應。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近期非清髓移植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可以降低移植相關死亡的風險,大約85%的患者獲得無病存活。
初始化療失敗的患者,可考慮這一治療選擇;而化療有效處于第一次緩解期的患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有效,但耐藥或者復發的患者,其治療失敗率較高。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這一疾病很有希望。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Kemri和他的同事報道,16例患者接受異基因外周血或骨髓移植,3年無病生存率55%;這些前期數據提示,清髓性或非清髓性異基因移植,可使套細胞淋巴瘤患者獲得持久緩解。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在初始化療失敗或復發的患者中,異基因移植的效果令人鼓舞,而在新診斷的患者中的地位有待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