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心理焦慮會在定期復查時加劇
發布日期:2019-05-14有一項潛在的心理轉化研究,發現了一種遺傳模式,根據這種遺傳模式在治療前、對四期結腸癌患者進行測試,就可以預測哪些患者會更加疲勞,生活質量會更差。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DP4D基因的超表達,是神經遞質B-丙氨酸唯一的內源性來源,它與試驗患者的疲勞感顯著相關。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鑒于疲勞是一個令人頭疼并且常見的癥狀,這一發現,還需要進一步在兒童和成年人中進行轉化研究。在研究霍奇金病、急性白血病和睪丸癌的年輕幸存者時,顯示出了一些心理問題;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這些心理問題,也出現在一般的幸存者之中。
但大多數心理健康的個體,不會因為癌癥的治療、而出現嚴重心理后遺癥或重大精神疾病。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然而一小部分的幸存者(約15%?20%),卻顯示出明顯的精神病理學癥狀,包括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
通常,這些患者更年輕,也存在更多的軀體后遺癥。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幸存者對復發和死亡有長期的恐懼,對未來有強烈的不確定感和無力感,并且感到自卑。
海外醫療領域有數據反映,他們經常將輕微的身體癥狀,看做是癌癥復發的預兆;而且在復診之前,常會出現焦慮甚至恐慌。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心理焦慮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但會在定期復查時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