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看病 子宮切除時可能損傷輸尿管
發布日期:2020-07-28在子宮頸癌手術中,若行廣泛性子宮切除,需剝離其下段約10cm長一段輸尿管。國外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如果病變晚,技術熟練程度不足,或分離中牽拉過度等,易致輸尿管鞘膜縱行營養血管損傷;同時,也損傷其輸卵管的神經,使輸卵管蠕動功能障礙。
國外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術后情況,可能會發生缺血壞死,致輸導管瘺,此約占輸尿管損傷的發生率31.3%;故術中如何能保留子宮動脈、和膀胱上動脈的輸尿管供應支,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對婦科腹腔鏡手術上,損傷輸尿管的情況,多見于距輸尿管膀胱連接部2?3cm處、或骨盆邊緣處。國外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有較大子宮肌瘤,尤闊韌帶或宮頸肌瘤使輸尿管移位,或有盆腔粘連。
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會使卵巢粘附于盆腔側壁,或行輸卵管絕育術。國外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對于子宮骶韌帶區域,使用電灼控制出血后,或燒灼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在輸尿管附近、使用內鏡線形裝訂器的,特別容易損傷輸尿管。
國外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在腹腔鏡子宮切除時,處理子宮血管方面,包括鉗夾鉗閉、或縫扎偏靠外側;對未能遠離輸尿管的,易發生損傷。其損傷多不被發現,而是手術后4?5天造影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