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當中宮縮壓力對患者引產的重要性
發布日期:2020-10-27一般情況下,催產主要用于原發性或繼發性宮縮乏力,產程中潛伏期或活躍期延長,或停滯的產婦,催產必須排除頭盆不稱及胎位異常。其術前,對孕婦的健康狀況進行充分評估,選好適應證。
相關情況,還應估計能否承受經陰分娩、且母嬰安全,但能否完成催、引產,還應在催、引產過程中,詳細觀察判斷。如不適繼續引產者,宜及早改行剖宮產。
評估胎兒宮內狀況,要估計胎兒成熟度,并根據孕婦末次月經時間、胎動出現時間,及宮底高度、腹圍及B超胎兒雙頂徑、股骨長度、胎盤分級等,必要時羊膜腔穿刺測定羊水卵磷脂、鞘磷脂比值等。
若胎兒不成熟,又不得不引產,需在引產前兩天靜脈注射地塞米松,促進胎肺成熟。
特定情況下,還要了解胎兒宮內安危;可作NST(NST有異常作OCT試驗)、BST或CST等應激試驗,以及B超檢查胎兒雙頂徑、羊水量及進行生物物理評分等。證實胎兒宮內情況良好,能耐受宮縮壓力時方可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