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牽引胎體時不應用力擠壓腹部
發布日期:2020-11-03海外醫療領域的一項案例中,待胎兒臀部和軀干娩出后,應用手術巾包裹胎兒下肢和骨盆,以免因胎脂滑膩而滑脫。牽引方向應先向母體的下后方用力,隨下肢逐漸外露時,握持點應逐漸上移至胎兒股部。
當胎臀在陰道口顯露時,則向上牽引胎體使胎臀娩出;再適當向前旋轉胎體,使胎背轉向恥骨聯合下方。牽引胎體時,雙手拇指應置于胎兒骶部,另四指則應握持胎兒雙側髖部和骨盆,但不應用力擠壓胎兒腹部。
相關操作,可以免損傷腹腔臟器,且當胎兒臍部娩出后,為防止臍帶過度向上牽拉,可將臍帶適當向下牽出5?10cm;繼續向下牽拉軀干,使胎兒肋緣和肩胛部相繼顯露。
此時,由于胎體外露和寒冷刺激,胎兒可有呼吸或喘息運動,故秋冬季應注意保暖,并將手術巾上移覆蓋胎體。開始牽引后,胎兒肩部和上肢的娩出,在繼續向下牽引胎兒軀干的同時,可將胎體向上、向前旋轉,以使胎體側曲,以便于暴露和娩出胎兒肩部和腋窩。
但必須指出,在腋窩尚未下降和暴露于外陰部時,忌過早娩出胎兒上肢;娩出胎兒肩部和上肢時,可采取相應方式,助產時亦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