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 宮體縫扎后可立即收縮止血
發布日期:2020-09-11一期試驗報道發現,針對產婦宮產術后,晚期子宮刀口崩裂大出血的情況,醫者可用手握住子宮向一側牽拉,后用鉻制1號腸線進行縫合。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相關同時,于剖宮產切口稍下方,將針從前向后穿過子宮肌層操作。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接下來,自子宮側動靜脈叢的外側闊韌帶及無血區,向前穿過打結,之后縫入相當多的子宮肌層。因這與止血效果有關,但不要穿透蛻膜,以免感染。而雙側宮體支在縫扎后,立即見子宮呈淡紅色,收縮變硬,而出血立止。
相關操作上,其腹膜外結扎子宮動脈總支術,也有其適應證。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除前者適應證外,尤中央性的前置胎盤、剖宮產后,宮體收縮良好;子宮下段胎盤附著部,若收縮不良會出血。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經陰分娩產后流血的,用其他止血方法無效者,也應重視;手術步驟上,如為腹膜外剖宮產時,即可在闊韌帶后葉、見到一橫行血管,有搏動。
通常,沿此血管向骨盆下側方,即可觸到來自髂內動脈的子宮動脈總支。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后用小血管鉗,將子宮動脈總支自后側的闊韌帶腹膜上,分離夾住。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了解到,接著用4號絲線結扎2次,兩線結相距0.5cm不剪斷血管,結扎子宮動脈總支后,可控制宮體、子宮下段、宮頸部廣泛出血;結扎后,子宮立即收縮變硬,出血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