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生用“一美元”改變結果
發布日期:2017-07-26出國看病前的病情介紹:
患者2016-1月左右出現右上臂疼痛,并進行性加重?;炑猙2微球蛋白:5620ug/L。2016-3-28 PET-CT顯示:右肱骨上段骨質破壞伴異常代謝增高,破壞區內及周圍可見異常軟組織密度影,邊界欠清,約4.5cm*4.2cm*8.7cm; 部分胸椎、雙側髂骨、骶骨骨質破壞;脾大。右肱骨腫物活檢病理示:由大小一致的小圓形細胞構成,符合漿細胞瘤。骨髓涂片:骨髓瘤細胞占58%。流式細胞檢查提示克隆性。血清免疫固定電泳示k型單克隆沉淀帶。尿本周氏蛋白:陽性。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
2016-4-2至6-30給予PAD方案化療(萬珂,立幸,地塞米松)化療4周期。2016-8-5復查骨髓涂片:3%漿細胞。4周期后療效評價為VGPR。2016-8-10、2016-9-14再次給予PAD化療2周期。2016-10-19復查: b2-MG:2155.35μg/L;體液免疫七項:к鏈2.65g/L;尿微量蛋白組合:к鏈(尿)<6.31mg/L;血本周蛋白電泳仍為陽性。6周期后療效再次評價為VGPR。
2016-10-25開始大劑量CTX+G-CSF動員,11-3至11-9共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7次。2016-11-12開始CVB方案預處理,2016-12-19行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回輸。
2016-12-22進入粒細胞缺乏期,出現發熱,給予抗感染治療。2017-1-1過粒細胞缺乏期,未再發熱。2017-2-6復查骨髓涂片:骨髓瘤細胞占3%。
2017-2-7至2-22甘樂能維持治療。2017-6-2復查尿微量蛋白組合:κ鏈(尿)30.40mg/L↑;b2-MG:(血)3926.51μg/L↑。骨髓涂片見13%骨髓瘤細胞,骨髓流式見0.41%異常漿細胞,占總漿細胞比例85.4%??紤]移植后復發。2017-6-8開始給予Rd方案化療(來那度胺、地塞米松)。2017-7-2復查骨髓瘤細胞占5%。2017-7-4 國內專家給予單用來那度胺化療。
專注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建議:
結合患者復發,血小板低,出行風險較大,因此建議采取遠程咨詢的方式了解美國治療方案。并推薦了美國首屈一指的知名知名專家,并順利進行了預約。
NOOPUR RAJE, MD
哈佛附屬醫院 多發性骨髓瘤中心主任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
國際骨髓瘤工作組委員
美國NCCN臨床實踐指南委員會骨髓瘤治療指南制定成員
美國多發性骨髓瘤專家的治療建議:
繼續堅持(來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療方案至少6個周期,增加地塞米松口服治療,每周40mg。若無地塞米松,則以強的松替代,每周40-60mg。來那度胺劑量可減至15 mg,此用法用量也是合理的。6周期后,停止使用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或強的松),繼續使用來那度胺維持治療,28天為1個周期,1-21天用量為每天10mg。
專注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指出,美國醫生不同意中國目前不用地塞米松的建議,而是堅持繼續加用地塞米松,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再次復發的概率。盡管美國在多發性骨髓瘤方面有諸多的新藥,如上圖,但美國專家卻沒有使用這些新藥,而是四兩撥千斤,在原方案上加用價值1美元的地塞米松,大大降低了復發率。事實上,以大量研究為依托,從患者病情角度出發,不一味的求新藥求貴藥,在原有治療方案上的調整才是美國治療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