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兒抗癌經驗:“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僅2個周期轉移灶就消失了
發布日期:2020-10-22我的愛人,今年64歲。2017年9月出現乏力、多汗,醫生安排做了腹盆部CT檢查發現膀胱右側壁腫物,約2.3cm。2017年9月底行膀胱鏡取活檢,病理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PET-CT提示:膀胱右側壁局限增厚,惡性可能。2017年10月中旬在北京協和醫院接受了膀胱鏡檢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術后病理提示膀胱低分化尿路上皮癌,術后分期為T1N0M0。術后1個月分別接受了兩次髂內動脈灌注化療:順鉑130mg, 健擇1.5g,用藥量右側髂內動脈:左側髂內動脈=2:1。2018年1月復查膀胱鏡未見腫物生長。醫生也告訴我們,臨床上可以說是治愈了,我們也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但2019年4月復查PET提示:右側盆腔淋巴結腫大,直徑0.9cm,SUV值4.01。膀胱鏡復查正常。專家考慮是局部轉移,我們又不得不接受了腹腔鏡下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四組(A,B,C,D)中B組淋巴結為轉移癌。術后5月-7月又接受了GC方案化療:吉西他濱 1.8g , d1、8;順鉑 140mg, d2,共3周期,化療中惡心明顯,幾乎不想進食。好在治療后復查一切正常。但僅僅過了1年多,2020年8月復查PET提示:腹膜后及右盆壁內側新增腫大淋巴結:腹膜后區見4枚腫大淋巴結影,大者大小約1.8×1.3cm,SUV為7.61;右盆壁內側見一枚腫大淋巴結影,大小約1.5×0.7cm,SUV為5.12,考慮多發淋巴結轉移。
我們咨詢了北京、上海多家知名醫院,幾乎所有意見認為:老伴兒化療后很快復發,建議采用K藥免疫治療,并告訴我們這是目前公認的療法,有效率很好,副作用不多;還有一部分專家建議再次取活檢,然后進行基因檢測。
在治療的十字路口,曾經留學美國的女兒幫助我們聯系了一個專做腫瘤的出國看病機構,并且預約了被譽為世界五大癌癥中心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進行遠程咨詢。L博士是膀胱癌方面的專家,也是膀胱癌癌基因組計劃成員,他告訴我們,老伴兒目前的臨床分期為IV期,因為疾病已經轉移至膀胱外,根據去年盆腔淋巴結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病史以及新近檢查,提示復發性尿路上皮癌的可能性高,不必要再次進行活檢。關于首要的方案,居然是化療!
當時我們聽到這樣的答案,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能行嗎?L博士解釋說,由于老伴兒是完成吉西他濱+順鉑輔助化療后一年多才出現復發,如果能夠耐受,那么再次給予吉西他濱+順鉑方案是合理的,化療的有效率大致40%。關于化療副作用,可以調整一下用藥時間改為:吉西他濱 1000 mg/m2,第1天、第8天給藥,順鉑35 mg/m2,第1天、第8天給藥,21天為一周期,分別在第3周期和第6周期后進行影像復查。
如果使用該化療方案后出現進展,下一步才考慮免疫治療。目前FDA已批準多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每一種都可嘗試使用,作為二線治療,每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緩解率約為20%。同時建議對去年切除的轉移性淋巴結進行基因測序,如果顯示該腫瘤存在FGFR3突變,則可考慮在化療及免疫治療出現進展后使用FGFR抑制劑,例如厄達替尼(erdafitinib)。第三種藥物enfortumabvedotin也已經獲得FDA批準,這是一種抗體偶聯藥物,能夠靶向尿路上皮癌細胞表面的Nectin-4,并與單甲基奧瑞他汀E(monomethyl auristatin E)偶聯,可以在化療和免疫療法出現進展后給予該藥物。
左:2020年9月CT。右:2020年10月CT
之后在我們與國內專家充分溝通后,2020年9月初老伴兒開始接受GC方案化療,過程中也有副作用,但比之前確實小了不少,完全可以耐受。因為擔心美國治療方案會延誤病情,僅僅化療2周期后,2020年10月20日在主治醫生懷疑的態度下,老伴兒被“迫不及待”的安排了復查,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想象,盆腔的淋巴結消失不見了,腹膜后的淋巴結也縮小了近20%。
老伴兒的治療還在繼續中,“經此一役”,主治醫生的配合也越來越密切。盡管我們還沒有完全戰勝晚期膀胱癌,但是有了正確的治療方案以及后續諸多的選擇,我和老伴兒都深信一定能夠取得抗癌戰爭的勝利。我們希望所有的病友,在面對治療十字路口時,能夠不盲從新藥新療法,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2023年3月病情后續:
患者2021年1月完成6周期化療。復查腫瘤完全消失(CR),之后用免疫藥物維持治療。多次復查均顯示無癌殘留。2023-2-8復查PET: 腹膜后腫大淋巴結,FDG 代謝增高(兩枚腫大淋巴結,大小分別為1.2*1.6cm,1.5*0.9cm,FDG代謝增高,SUVmax為3.82),考慮為轉移。
再次請美國專家會診,MSK斯隆膀胱癌中心主任給出治療建議:
1 局部放療,然后繼續免疫藥物維持;
2 進展后,使用Padcev(國內尚未上市)抗體偶聯藥物;
3 Padcev耐藥后,可使用sacituzumab govitecan。
愛諾美康也將繼續隨訪患者治療恢復情況。
【本文來自患者家屬投稿,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