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機構如何走向未來?
發布日期:2017-07-13由于國內外高端醫療資源存在巨大鴻溝,因此越來越多有條件的患者選擇出國看病。據有效數據顯示,去年相關人數就已經突破了5000人,其中80%為重大疾病患者,出國成為國內患者就醫的新形式。
資本總是聞風而動,在相關人數不斷增加、可觀的中介費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紛至沓來,涌入這個小眾行業,一時間泥沙俱下。短短的這幾年間,此類服務機構就增加了上百家,而沒過多久,套現失敗的資本便紛紛撤出了這個發展緩慢的服務行業。
作為海外醫療的細分行業,到底路在何方呢?相關機構如何才能走向未來?
愛諾美康的陳博士介紹,要研究這類機構的未來發展方向,首先就需要了解患者為什么要選擇出國。主要是因為國內外高端醫療資源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重大疾病方面,美國癌癥病人的五年生存率能夠達到66.9%,而國內僅為30.9%,追求更好的臨床治療手段和效果是患者選擇出國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美國陸續上市的癌癥靶向藥僅有25.4%在中國上市,而余下74.6%還未在中國上市。更高的生存率、更多可供選擇的藥物,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內患者選擇海外,其中美國受國內癌癥患者的青睞。
在陳博士看來,能夠給患者提供優質、細致的服務是相關機構成功的關鍵,也是其發展的未來。它并不同于出國旅游和出國留學,出國看病作為純粹的一對一服務,每個患者都是個例,機構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積累口碑與資源的過程。陳博士說道,醫療的特殊性決定了這個過程中每個環節都不容忽視,由于服務的進入門檻低,誰都可以做,大的挑戰就是這些簡單而又瑣碎細節,同時這個重疾行業并不適合逐利資本的進入。
專注重大疾病的服務機構愛諾美康指出,出國看病本來就是一個嚴肅的行業,需要的是耐心的服務,給提供患者優質的服務,就是決定機構是否能夠走向未來的關鍵所在。目前市場的一些機構濫竽充數,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蒙騙患者,不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盲目推薦其出國,只會把患者陷于不利的位置,終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