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血管中的某種表達是不良預后標志
發布日期:2017-07-16對于進展胃癌或HER-2高表達(免疫組化反應以及熒光素原位雜交陽性或免疫組化反應)的胃食管連接部癌(賁門),相比于單獨使用單藥化療,聯合使用曲妥珠單抗和順鉬+卡培他濱,或氟尿嘧啶(5-FU)可以大大提高治療效果。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聯合應用曲妥珠單抗和化療,HER-2表達較高病人的HR為0.65(95% CI:51%-83%),中位生存時間為16.0個月(95% CI:15%~19%),而單獨使用化療者存活時間為11.8個月(10~13個月)。
盡管拉帕替尼種同時阻斷HER-1和HER-2的雙重抑制劑,僅對5%的轉移性胃癌有效。但是,目前一項紫杉醇作為二線療法的m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一項應用吉非替尼(一個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胃癌的II期臨床試驗也在 研究之中,但是并未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應答率為0%,疾病穩定率為18%。
相反,另外一種相似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埃羅替尼的應答率為9%,但僅限于食管胃結合處胃癌。這些結果顯示單獨使用EGFR靶向藥物對胃癌的療效并不明顯,應當與現有的細胞毒藥物聯合應用。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一項n期臨床試驗中,應用西妥昔單抗+亞葉酸、5-FU和依立替康(F0LFIRI),以及5-FU、亞葉酸和奧沙利鉑(FUF0X)取得了很好結果。目前正在進行一項m期臨床試驗,研究順鉑+卡培他濱(XP)聯合或不聯合西妥昔單抗使用的效果。
一項GSK1363089個c-MET/VEGFR-2雙重抑制劑,作為三線治療或后續療法治療低分化腺癌性胃癌的I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分析已經發表。但是其結果并不令人滿意,應答率為0%,疾病穩定率為28%。一篇病理學綜述認為,盡管在54%的病例中發現C-MET基因擴增,在中分化腺癌中也發現其高水平擴增,這就說明c-MET基因擴增不僅僅局限于低分化腺癌。
亞洲目前正在進行MK2461(一個活化c-MET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另一個I期臨床試驗。在86例腫瘤中,有65例(76%)腫瘤細胞和36例(42%)腫瘤間質血管中發現VEGF-R1表達,在0例(0%)腫瘤細胞和46例(53%)腫瘤間質血管中發現VEGF-R2表達,有0例(0%)腫瘤細胞和75例(87%)腫瘤間質血管中發現VEGF-R3表達。單因素分析顯示VEGF-R表達與生存時間縮短有關(間質血管中VEGF-R 1表達,P=0.001;間質血管中VEGF-R2表達,P=0.009;間質血管中VEGF-R3表達,P=0.005)。
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多變量分析顯示間質血管中的VEGF-R1,和VEGF-R2表達是獨立不良預后標志。但是,在比較順鈾聯合應用貝伐單抗(一種抑制VEGF的單克隆抗體)和單純XP的m期臨床試驗中,貝伐單抗并未明顯延長進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
非常遺憾,胃癌的預防和早期診斷這一難題迄今仍沒有得到完全解決。全面研究和識別胃癌轉移相關分子,以及采用知名生物信息學技術,無疑將會進一步弄清胃癌轉移分子機制,也會研發更多特異性阻斷這些分子的抑制劑,并有望建立基于遺傳信息的新型診斷與治療體系,更有效地治療胃癌。
赴美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胰腺癌是人類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高的腫瘤之一。在美國,每年多達37000人患胰腺癌,并且幾乎所有的患者 都終死于這種疾病,居該國第五位癌癥死因。在歐洲,每年約有40000例新發胰腺癌患者。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只有8~12個月,而轉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只有3~6個月。
對胰腺癌患者,手術切除是唯一可能的根治性方案。遺憾的是,被發現時患者多數已是晚期,故只有少數患者獲得腫瘤切除的機會。大宗病例研究顯示,由于腫瘤 局部進展性生長、腹膜轉移或肝轉移的發生,在診斷時只有5%~22%的胰腺癌患者有腫瘤切除的機會。
愛諾美康翻譯部 ?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