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就醫 轉移性患者臨床試驗是一種策略
發布日期:2017-07-17國外進行了一項開放性的II期臨床試驗,中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隨機每月接受10mg/kg Tremelimumab(fi=44)或每3個月15mg/kg Tremelimumab(re=45)的治療。接受每月(Q1M)10mg/kg治療的患者中,4例(9%)完全反應和3例部分反應;每3個月接受15m&/kg Q3M)治療的患者中,3例(7%)完全反應和2例部分反應,反應包括肺、肝、骨、淋巴結、皮膚和腎上腺。出國就醫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雖然兩種方案的反應率沒有明顯差異,15mg/kgQ3M方案的3/4級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
因此,15mg/kgQ3M給藥方案被選定為進一步研究,并在一項更大的n期試驗研究單藥抗腫瘤的活性,與DTIC或TMZ進行隨機比較的ID期臨床試驗研究用于進展復發性或難治性黑色素瘤患者。HI期臨床試驗,比較了隨機單藥Tremelimumab治療組(n=328)和接受標準化療方案組(=327)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其中標準化療方案組由醫生決定患者接受DTIC還是TMZ治療。
患者每3個月接受15mg/kg Tremelimumab治療,共4個周期(re=324);或標準化療治療(>=319),每3周接受1116/1112的治療,共12個周期或每4周接受200mg/m2的TMZ治療(第1?5天),共12個周期。整體生存率為主要終點。出國就醫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在第二次中期分析中,根據“數據安全監測委員會”建議停止實驗,因為log秩和檢驗統計=0.729)越過預先設定的O’Brien-Fleming無意義界值(P>0.473)。當時,Tremelimumab組和化療組的中位生存期分別為11.76個月和10.71個月(HR=1.04)。從Tremelimumab治療獲益的患者繼續留在研究中,預計會有更為完整的生存率和反應率的數據。將 高于正常LDH值上限兩倍的患者排除出去,與對照組交叉對另一種抗CTLA4單克隆抗體的影響尚不清楚。
伊匹單抗(Ipilimumab;Medarex公司/施貴寶公司)是一個抗CTLA4的IgGl單克隆抗體,其血清半衰期約12天。IV期黑色素瘤HLA-A0201陽性患者(TV=56)每3周給予3mg/kg伊匹單抗治療,或開始用3mg/kg,然后1mg/kg,每3周一次與gpl00肽疫苗聯合,整體客觀反應率為13%(2例完全緩解,5例部分緩解),肺、肝、腦、淋巴結、皮膚的腫瘤消退。出國就醫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14例(25%)的患者有3/4級免疫介導副作用,包括結腸炎、皮炎、葡萄膜炎、小腸結腸炎、肝炎和垂體炎。
在I/1I期研究中,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n=36)接受伊匹單抗(0.1~3.0mg/kg)聯合大劑量 IL-2 治療(720000IU/kg,每8小時),其中8例患者(22%)有客觀腫瘤反應(3例完全緩解,5例部分緩解)。雖然和IL-2聯合治療是可耐受的,但是沒有協同抗腫瘤作用的證據。DI期試驗測試伊匹單抗作為單藥或者,與DTIC聯合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黑色素瘤患者已經完成,另一項涉及伊匹單抗聯合gploo肽疫苗治療腫瘤的ID期研究也已開始。兩項研究的結果值得期待。這一藥物治療轉移性疾病的可喜結果,已導致了1807(正在進行)和0609(預期)輔助隨機試驗的啟動。
出國就醫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對于轉移性黑色素瘤,目前可用的醫療手段的獲益有限,并未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對于這組患者,參加臨床試驗是目前好的策略,可以大化地選擇治療方案并獲得臨床正在開發的新藥。除臨床試驗外,HDB IL-2可使少數精心挑選患者獲得持久反應。DTIC、TMZ,以及聯合卡鈾和紫杉醇有一定的臨床療效。未來的進展有可能來自調節宿主免疫反應的藥物以及在黑色素瘤中識別的腫瘤 細胞進展途徑為靶點的藥物等聯合應用,也可能來自針對攜有驅動惡性增殖特異性活化突變,如V600E BRAF的突變 和受體酪氨酸激酶c-kit的突變,和擴增等患者亞群的個性化治療。
美國實行平等醫療,只要提供符合醫院要求的英文病歷等預約材料,預約速度沒有差別,不存在委托機構更快而患者申請慢的情況。美國醫院不僅接受中國患者,也有更多來自中東、俄羅斯、亞洲等其他國家的國際患者,大的醫院甚至設置了針對不同語言的國際協調專員,醫院設立平等、預約制度,不會因任何人、因任何機構去改變規則;患者要出國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美國醫院的“規則、制度”,而非“關系”。要做到快速預約,重要的是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按章辦事。
愛諾美康翻譯部 ?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