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的主因多被定位在基因的表達水平上!
發布日期:2022-11-28通常,無論細胞組織的來源如何,因呼吸功能不全而產生的底物水平磷酸化,也多是癌癥更常見的表型。部分呼吸功能不全時,還可通過導致線粒體功能改變眾多環境,或是由遺傳因素累積效應而引發。
在收集眾多動物和人類腫瘤組織樣本代謝數據的基礎上,專家瓦伯格敏銳且肯定地提出,細胞呼吸的不可逆損傷,是導致癌癥的主要原因。
之后,他又研究了35種不同的大鼠腫瘤、15種不同的小鼠腫瘤及10種不同的人類腫瘤。他根據自己多年來嚴格的實驗,對癌癥起源做出了一番精準的評估,這一評估,在癌癥領域引發了爭論熱潮。
卻有批評者認為,瓦伯格的癌癥起源假說,并沒有討論與腫瘤相關基因突變的作用、及癌轉移的現象,也沒有把細胞生存的分子機制,直接與呼吸受損聯系起來。事實上,即使是瓦伯格傳記作者和研究助理,在提到瓦伯格對癌癥主因的想法時,也表示自己認為酵解(糖酵解)替代的呼吸,僅僅是癌癥的癥狀,并不是原因。所以說,致癌的主要原因,仍被大多數人定位在基因表達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