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條件下的腫瘤細胞會產生哪些表現
發布日期:2022-12-16臨床應用上,乳酸基本上是葡萄糖不完全氧化的代謝廢物,必須盡快從微環境中清除。而廢物管理,不僅是社會和生物體的問題,也是細胞個體的問題。
大多數乳酸進入血液,通過Cori循環在肝臟合成葡萄糖,Cori循環以其發現者CarlCori和GertyCori命名。而在葡萄糖培養的細胞中,乳酸僅被排入培養基,這樣會使pH指示染料(酚紅)的顏色由紅變黃,一旦氧氣恢復供應,則葡萄糖利用和乳酸產量,就會因巴斯德效應而減少。
該效應,因LouisPasteur首先描述上述現象而得名,且巴斯德效應,是兼性厭氧菌(facultativeanaerobe,如酵母菌和許多細菌)的常見表型。而兼性厭氧菌,在無氧條件下酵解,也可以在有氧條件下呼吸。
通常,有氧條件下乳酸的生產,對葡萄糖具有依賴性,后來被稱為瓦伯格效應,其實質是葡萄糖需氧酵解或有氧條件下乳酸的持續生成。
為什么癌細胞會在有氧條件下,繼續酵解葡萄糖呢?
瓦伯格認為,腫瘤細胞需氧酵解源于其呼吸損傷或呼吸功能不全。有氧條件下,生長的腫瘤細胞的表現,類似于有氧條件下持續酵解的異常兼性厭氧菌,如果某些腫瘤細胞在有氧條件下死亡,則可能被認為是專性厭氧菌。
對這一現象,即呼吸損傷或功能不全,多是腫瘤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能量代謝行為的基礎。其癌癥細胞,在有氧條件下也會繼續酵解葡萄糖,是因為其不能通過氧化磷酸化產生足夠的ATP,以實現細胞穩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