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都吃奧希替尼,為何有的人效果不好?
發布日期:2021-07-08奧希替尼目前被批準用于既往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時或治療后出現疾病進展,并且存在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性肺癌(NSCLC)患者;以及用于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
在使用中發現,有些患者迅速出現耐藥,而有的患者則可以長期保持有效,研究人員試圖分析體重指數 (BMI)與生存結果之間的關系。此前,沒有明確的數據支持 BMI 與奧希替尼療效之間的關系。
在對接受奧希替尼治療的晚期EGFR突變NSCLC 患者進行的回顧性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體重指數 (BMI) 為 25 kg/mq2 以上的對生存結果有負面影響。這項單中心研究在202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發表。研究調查了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TKI) 初治患者和曾接受TKI治療的EGFR T790M 突變患者。
從 2016 年 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根據 BMI檢查了37名接受奧希替尼作為二線或后線治療的晚期EGFR突變 NSCLC患者的生存結果。他們被分成 25 kg/mq2 以上的 BMI 高組和低于 25 kg/mq2 的 BMI 低組。本研究中的平均年齡為 63.5 歲(范圍為 34-83 歲),65%的患者為女性。在治療開始時,曾吸煙或從不吸煙者占 59%,67% 有 3 個或更多轉移部位。
本研究的中位隨訪時間為 32.5 個月后,整個組的中位總生存期 (OS) 為 29.9 個月(95% CI,18.2-未達到),所有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 (PFS) 為 17.5 個月。
BMI低組25例,BMI高組12例。在 BMI 低組中,中位 PFS 為 21.0 個月(95% CI,16.8-NR),而在 BMI 高組中為 16.8 個月(95% CI,4.4-NR)。BMI 低組和 BMI 高組的中位 OS 分別為 29.9 個月(95% CI,20.8-NR)和 18.2 個月(95% CI,11.7-NR)。
在多變量分析中,BMI ≥ 25 kg/mq2 被視為死亡率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和轉移部位的數量。
2019 年,一項單獨的回顧性試驗將低BMI 視為接受 EGFR TKI 治療的 NSCLC 患者的獨立預后因素。研究人員發現,對體重不足或 BMI 低于 18.5 kg/mq2 的患者進行預處理是 EGFR TKI 治療的 PFS 和 OS 不佳的重要預后因素。BMI 體重過輕的患者(n = 33)和 BMI 為 18.5 kg/mq2以上的患者(n = 134)的中位 PFS 分別為 9.1 個月和 14.8 個月;與 32.3 個月相比,中位 OS分別為 26.0個月、32.3個月。
可見,BMI低于18.5或者高于25 kg/mq2的患者,均會對奧希替尼治療 NSCLC 患者的生存結果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