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鈣化可能有助于確定患者風險
發布日期:2022-02-17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第二常見癌癥,每年診斷出20多萬例。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診斷的80%以上,放射治療是肺癌的一種常見而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它與治療期間以及患者生命后期的心臟或血管問題有關。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2001年至2014年間,他們接受了非對比胸部CT掃描,以評估冠狀動脈鈣化。冠狀動脈鈣掃描測量心臟的鈣沉積量,動脈通常是斑塊積聚的跡象,這可能導致一個人患上心臟病或心臟病發作或者中風。
“認識到冠狀動脈鈣負荷高的患者,可以實施風險修正療法來降低心血管風險,例如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治療。此外,認識到心血管風險,護理團隊可以更好地評估患者的總體預后,從而指導治療。”研究的主要作者馬修·呂博士說。
冠狀動脈鈣負荷是患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非小細胞肺癌接受胸部放射治療,可能是這些患者心臟危險分層的一個有用指標。我們相信,進一步的研究評估冠狀動脈的效用鈣,在其他癌癥人群中確定心血管風險的負擔是有保證的,并且有助于驗證冠狀動脈鈣不同人群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