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癥中心:腫瘤細胞運動并非是隨意的過程
發布日期:2017-08-29安德森癌癥中心始建于1941年,中心為癌癥患者提供的治療包括靶向療法、手術、化療、放療和質子療法、免疫療法以及多種療法的聯合治療??鐚W科的專家團隊通過密切合作為患者制定佳的治療方案。肉瘤中心的診療團隊對局部肉瘤患者和轉移性肉瘤患者進行綜合治療。
中心的使命是通過為患者提供先進的治療、副作用小的積極治療以及參加臨床試驗的機會,讓患者接受到高質量的治療和護理。中心的總體目標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該中心的臨床試驗不僅涉及創新藥物,還與相關的實驗室研究相結合,讓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患者對藥物產生反應的生物學原理和本質。
盡管我們已經知道,腫瘤細胞的運動并非是隨意的過程,但決定其轉移路徑和在外部組織環境生存,及其在終目的地定居的機制仍然未知。有證據表明,遠離原發瘤的器官通過表達黏附受體或者分泌可溶趨化因子來主動吸引腫瘤細胞。如發現在遠隔器官的血管內皮細胞上存在黏附受體,能夠特異性地捕獲循環腫瘤細胞,進一步支持這一理論。
但在胰腺癌轉移中并未發現這一現象。現已證明,炎癥細胞因子能夠增強如細胞間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細胞黏附分子(CCAM-l)等的表達。當然也有這種可能:遠處器官的不同微環境,為特異性循環腫瘤細胞提供了不同的發展條件。這表明惡性細胞遷移到異位組織,可能受到多種獨立機制的控制,這些機制調節惡性細胞到達目的組織后的生長和存活。
基質金屬蛋白酶與胰腺癌播散,腫瘤細胞從原發瘤脫離后,隨之發生遷移并侵襲周圍組織。這一過程取決于腫瘤細胞與毗鄰內皮細胞的連接接 觸的丟失,以及細胞間質間相互聯系?;|金屬蛋白酶類(MMPs)是一類分泌性或跨膜蛋白酶類家族,參與降解細胞外基質成分(如膠原、明膠及纖連蛋白)。惡性細胞來源的MMPs被認為可介導腫瘤侵襲和轉移。
近年來,對MMPs活性及其組織抑制劑在侵襲性腫瘤中的研究表明,這些酶在結締組織降解中發揮重要作用,并與腫瘤轉移進程有關。MMP在腫瘤轉移中的重要性可能與降解內皮基膜的主要成分V型膠原相關。
在人胰腺癌異位移植裸鼠實驗模型中,來源于有肝轉移胰腺癌患者腫瘤細胞的MMP-2和 MMP-9活性成分要比無肝轉移胰腺癌患者高,這表明有血行轉移潛能的腫瘤表達MMP-2和MMP-9。此外,抑制MMPs能通過影響腫瘤細胞的附著、遷移和器官侵襲來抑制實驗性胰腺癌的轉移。
出國治療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新生血管的形成不僅是原發瘤生長,也是轉移灶形成的基本步驟。眾所周知,腫瘤細胞和間質細胞通過釋放多種因子誘導的血管生成,促進腫瘤組織局部和全身播撒。而且,那些從原發瘤分離,通過循環系統遷移并侵人耙器官的腫瘤細胞,需要通過血管生成或血管發生形成新的血流供應。這個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內皮細胞增殖,內皮細胞必須經過分裂、侵襲基膜、遷移和終分化并形成毛細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