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移植后出生的孩子可能面臨更高的癌癥風險
發布日期:2022-09-12一項針對北歐國家超過 800 萬兒童的新研究表明,在使用稱為凍融胚胎移植的生育程序后出生的兒童,可能比通過其他方式出生的兒童患癌癥的風險更高。
輔助生殖技術 (ART) 允許在實驗室中從人類卵子和精子中產生胚胎。醫生可能會立即將胚胎移植到子宮中。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做法中,胚胎可能會被冷凍,然后在植入前解凍。先前的研究表明,與新鮮胚胎移植后出生的孩子相比,凍融移植后出生的孩子出現某些醫療問題的短期風險可能更高。然而,潛在的長期醫療風險尚不清楚。
為了加深了解,Sargisian 及其同事分析了來自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的 7,944,248 名兒童的醫療數據。171,744 人在使用 ART 后出生,7,772,474 人在未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的情況下自然受孕。在使用 ART 后出生的人中,有 22,630 人是在凍融移植后出生的。
對國家健康登記數據的統計分析表明,凍融胚胎移植后出生的兒童患癌癥的風險,高于新鮮胚胎移植后出生的兒童和未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兒童。然而,當作為單個組(即在凍融移植和新鮮胚胎移植后出生的人)進行分析時,使用任何類型的 ART 都不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研究人員強調,他們的研究結果應謹慎解釋,因為盡管研究規模很大,但凍融胚胎移植后出生的兒童后來患上癌癥的人數很少(48 例),這可能會限制分析的統計強度。盡管如此,這些發現可能會引起人們對凍融胚胎移植的擔憂。未來的研究將需要確認該程序與癌癥風險增加之間的可能聯系,以及可能構成此類風險的任何生物學機制。
共同作者 Ulla-Britt Wennerholm 補充說:“在輔助生殖中進行冷凍解凍胚胎移植后出生的兒童,患癌癥的風險更高。來自北歐國家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在人口水平上可能有由于輔助生殖后冷凍周期的巨大增加而產生的影響??傮w而言,在輔助生殖技術后出生的兒童中沒有發現癌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