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專家開發了果蠅尤因肉瘤的研究模型
發布日期:2022-10-15尤因肉瘤是兒童、青少年和青年人第二常見的骨腫瘤。這種疾病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目前的治療仍然局限于手術、放療和化療。轉移性或復發性尤因肉瘤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很低。
尤因肉瘤是由兩個基因融合產生的單個癌基因引起的。雖然可能涉及多種基因,但發現EWSR1和FLI1以及由此產生的致癌基因EWS-FLI對大多數患者都有影響。與大多數其他類型的癌癥不同,所有在小鼠體內建立尤因肉瘤實驗動物模型(表達EWS-FLI癌基因)的嘗試都失敗了。
由于需要一種可用于研究該疾病的遺傳控制模型,由巴塞羅那IRB ICREA研究教授Cayetano González博士和巴塞羅那SJD兒科癌癥中心(PCCB)科學主任Jaume Mora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果蠅轉基因株,表達一種名為EWS-FLIFS的人類癌基因突變變體。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發現,人類EWS-FLIFS蛋白在某些類型的果蠅細胞中的表達,觸發了與已知的人類患者EWS-FLI致癌活性相同的致癌途徑。在新的轉基因果蠅系的基礎上,作者對EWS-FLI使用的兩條致癌途徑進行了重新布線,這樣,當EWS-FLIFS存在時,它們會導致熒光蛋白的表達,否則熒光蛋白將永遠不會表達。因此,研究人員使用熒光作為EWS-FLI致癌活性的讀數,而不是腫瘤生長。
巴塞羅那IRB博士后研究員、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克里斯蒂娜·莫爾納博士解釋說:“這種簡單的遺傳技巧極大地促進了大規模基因和化學篩選的實施,以識別抑制EWS-FLI致癌活性的‘修飾劑’,作為熒光出現的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