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的分子亞組為更好地了解該病提供了線索
發布日期:2022-11-03科學家們發現,宮頸癌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分子亞組,一個比另一個更具攻擊性,這是由倫敦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同類“組學”研究的一部分。
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突破性發現是理解疾病的“重大進步”,并為確定個體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提供了誘人的新線索。
子宮頸癌是女性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全球新增病例528000例,死亡266000例。它幾乎總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可以在性交過程中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即使在英國,NHS子宮頸篩查顯著降低了癌癥發病率,并且國家HPV疫苗接種計劃旨在進一步降低發病率,每年約有850名女性死于該疾病。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應用多組學方法,分析和比較236例宮頸鱗狀細胞癌(CSCC)病例中不同標記物的組合,包括DNA、RNA、蛋白質和代謝物,這是美國公開數據庫中最常見的宮頸癌形式。多組學分析旨在通過分析DNA、RNA、蛋白質、代謝物等來識別與生物學過程(在本例中為宮頸癌細胞)相關的分子標記和特征。
這項分析表明,美國癌癥分為兩個不同的“組學”亞組,他們將其命名為C1和C2。進一步的研究表明,C1腫瘤包含數量多得多的特化白細胞,即細胞毒性T細胞,它們是已知的有效的腫瘤細胞連環殺手。研究結果表明,C1腫瘤患者在腫瘤微環境中具有更強的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