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細菌如何使胰腺癌細胞生長和移動
發布日期:2022-10-25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力學系和生物化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常見口腔細菌的特征,這種細菌會遷移到胰腺癌腫瘤,這可能有助于指導未來的治療干預。
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這種細菌可能在癌癥在全身的生長和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胰腺癌是美國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胰腺導管腺癌是一種特別具有侵襲性的胰腺癌,其預期生存期不到6個月。一些特征使得該疾病難以治療,包括其抑制免疫系統的能力以及其復雜的位置和結構,這使得手術和化療變得復雜。
生物醫學工程和力學副教授Scott Verbridge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維克森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科學學院的校友Barath Udayasuryan博士,對胰腺癌腫瘤中發現的一種細菌進行了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發現了細菌可能直接影響癌癥進展和化療耐藥性的方式。這些結果刊登在《科學信號》上。丹尼爾·J·斯萊德(Daniel J.Slade)是生物化學副教授,也是癌癥微生物及其與腫瘤微環境的生物化學相互作用方面的領先專家。
他也與韋布里奇(Verbridge)和烏達亞斯里安(Udayasuryan)合作,多年來,Verbridge的綜合腫瘤生態學實驗室一直與Slade的團隊合作進行癌癥研究。他們共同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微生物,即F.nucleatum,在推動癌細胞遷移,特別是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