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了一些肺炎住院后殘余肺損傷的程度
發布日期:2022-12-20美國胸科學會新的研究發現,高達11%的患者在新冠肺炎感染后出現肺部疤痕,隨著時間的推移,疤痕可能會加重。研究人員試圖確定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時,患有一種稱為間質性肺病的纖維化肺損傷的百分比,這種肺損傷需要持續的隨訪治療。這些患者入院時出現不同程度的新冠肺炎嚴重程度。
在“新冠肺炎住院后殘余肺部異常:UKILD Long-COVID研究的中期分析”中,作者檢查了從醫院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后續CT掃描中發現的肺部異常模式的證據,這些異常模式可能暗示間質性肺疾病。209名接受CT掃描的研究參與者的特征被應用于一個更廣泛的住院后隊列,該隊列包括近3500名未接受CT檢查的患者,以分層殘余肺部異常的風險。
“間質性肺病”是指以肺部瘢痕形成為特征的一大類疾病,包括特發性肺纖維化。這種疤痕使呼吸和氧氣進入血液變得困難。這類疾病造成的肺損傷可能是不可逆的,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惡化。
通訊作者Iain Stewart博士、高級研究員(Rayne基金會)、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國家心肺研究所Margaret Turner Warwick纖維化肺病中心表示:“我們估計,高達11%的住院COVID患者在急性病康復后出現纖維化。盡管許多人經歷了長時間的呼吸困難,但這些發現的主要含義是,大量COVID住院患者的肺部也可能出現纖維化異常。這些結果應有助于集中精力密切關注高危患者。隨訪應包括重復的放射成像和肺功能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