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相關基因的表達會影響絕經后乳腺癌風險
發布日期:2023-03-04喬治敦-隆巴迪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及其同事,在一項研究中使用了第一種模擬雌激素受體陽性絕經后婦女乳腺癌發展的衰老小鼠模型。研究發現,過度表達或開啟Esr1基因可能會導致老年婦女患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風險升高。
在同一研究實驗室的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專門培育的小鼠中,服用與女性目前使用的類似的抗激素藥物(如他莫昔芬和來曲唑)來降低其乳腺癌風險,可以降低或逆轉由于Esr1過度表達而導致的乳腺癌風險升高。
這一發現于2022年12月1日同時發表在《美國病理學雜志》上。“在臨床上,我們目前使用特定基因模式的過度表達測試來預測女性乳腺癌是否會轉移的可能性,”喬治敦隆巴迪大學腫瘤學和醫學教授、兩項研究的通訊作者Priscilla Furth醫學博士說。
“如果在人類研究中得到驗證,檢測到Esr1相關基因的過度表達可能是一個新的標志,可以增加當前的預后工具,幫助處于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風險中的絕經后婦女決定更佳的風險降低策略。”
大多數女性在40歲晚期或50歲早期開始絕經,乳腺癌新病例增加的風險在70歲左右達到頂峰。這些乳腺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Esr1基因的過度表達引起的,這導致相關雌激素途徑基因的更高表達,有助于促進乳腺癌的發展。人類絕經期間,當總體雌激素水平通常下降時,一些女性的乳腺組織會顯示雌激素受體表達水平的增加,甚至局部雌激素產生水平的增加。
為了在小鼠中模擬這一現象,研究人員跟蹤了小鼠在其自然生殖周期中衰老并降低循環雌激素水平的過程。然后,他們通過比較被設計為過度表達兩種不同基因中的一種的小鼠的結果,來觀察導致癌癥的因素:Esr1,它可以模擬雌激素受體水平的增加,或者CYP19A1,一種模擬局部雌激素產生增加的基因。他們發現,與CYP19A1過表達相比,Esr1過表達導致更多乳腺癌,并伴有雌激素途徑基因的高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