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專家們確定了早期結直腸癌腫瘤的特征
發布日期:2023-01-28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在患有早期癌癥的人群中發現了“天生就壞”的結直腸腫瘤,這將有助于醫學專家準確定位并更好地治療侵襲性腫瘤。
來自莫納什大學、格拉斯哥CRUK Beatson研究所和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的團隊發現了小鼠和人類早期結直腸癌的一種特征,稱為TGFβ信號傳導,它在腫瘤細胞中具有活性,并對腫瘤有深遠的促進作用。在這組患者中,上皮TGFβ信號傳導預測了癌癥的侵襲性、抗治療性和致死性。
直到現在,這種識別“壞”腫瘤的信號通路只在晚期癌癥中發現。據信這是第一次在早期結直腸癌中發現它們。2020年,全球共有190萬例結直腸病例確診,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220萬例。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利用分子譜分析來識別“天生就壞”的結直腸腫瘤,這些腫瘤可能由于腫瘤上皮中TGFβ信號的激活而快速進展。
莫納什生物醫藥發現研究所的聯合第一作者達斯汀·弗拉納根博士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會為可能復發的結直腸癌患者帶來更好的個性化治療。他說,TGFβ信號有效地為“天生就壞”的腫瘤提供了它們變得真正討厭所需的幫助。盡早識別這一獨特特征可以有力地預測他們是否會變得咄咄逼人。
弗拉納根博士說:“這表明,具有‘攻擊性潛力’的腫瘤細胞是從早期就被預先編程的,或者‘天生就壞’,而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這些品質。”。“這挑戰了我們通常如何看待癌癥進展,也挑戰了如何以及何時治療患者。“我們觀察了被診斷為早期(I期)結腸癌的患者,發現那些會復發的患者在腫瘤上皮中具有高水平的TGFβ信號。”
“TGFβ是一種細胞因子,通常可以阻止細胞失控生長。換句話說,它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階段。但如果癌癥發生突變,對TGFβ變得不敏感,那么TGFβ會起到促腫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