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就醫:預防高血壓的首要準則?
發布日期:2017-09-21或許你已熟知哪些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高血壓的患病風險,但你知道其中高效、重要的是哪一項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保持健康的體重,才是預防高血壓的首要準則。“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若能一直保持健康體重直至中年,則是為健康血壓保駕護航”,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博士后研究員John Booth III表示。“高血壓患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這將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此次研究主要評估了健康行為到底對高血壓產生哪些長期影響。”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Booth博士及其同事對以下五個健康行為進行了評估:
1)從不吸煙
2)女性每周攝入含酒精飲品不多于7杯,男性每周不多于14杯
3)健康飲食(遵循高血壓防治飲食法,或DASH飲食法)
4)每周堅持中度至高強度鍛煉不少于150分鐘
5)保持健康的體重
近4700名志愿者參加了這項研究。1985年至1986年研究啟動時,受試者的年齡在18到30歲之間。長達25年的隨訪研究中,研究人員多次測量血壓和評估健康行為。他們發現,人到中年卻仍然保持健康體重的受試者,患高血壓的幾率降低41%。至少保持四項健康行為的受試者,可將高血壓的風險降低27%。
研究未發現保持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對健康血壓有具體明確的聯系。另一方面,不抽煙、少喝酒似乎有助于降低中年血壓。但研究人員指出,仍需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來證實這些關聯。
出國就醫服務機構愛諾美康提醒,既然保持健康體重比其他行為更為重要,這是否意味著可以不注重健康飲食或足量鍛煉呢?答案是否定的。“眾所周知,健康體重離不開飲食和鍛煉,實際上,導致高血壓的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相輔相成,才共同促進了其形成發展”,Booth博士補充道。
那么,體重為何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呢?這是因為,體重增加時,重量對血管有壓迫作用,心臟必須為此更加努力工作。長久以往,年復一年,心臟問題隨之產生。血管床里的血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硬化。該研究成果也將發表在近日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心臟協會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