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將血管分泌的蛋白質與耐藥性癌癥聯系起來
發布日期:2024-06-01癌癥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癥如此致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癌細胞具有耐藥性。經過幾十年的醫學研究,科學家們逐漸了解到惡性腫瘤通常含有一種稱為癌癥干細胞(CSCs)的特殊細胞群。與正常干細胞非常相似,CSCs可以在腫瘤內自我更新并分化為各種細胞類型,不僅在腫瘤生長和轉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在耐藥性的發展中也發揮重要作用。
不幸的是,鑒于干細胞的適應和再增殖能力,開發直接針對干細胞的療法被證明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因此,一些研究人員將注意力轉向腫瘤組織內的血管。在過去的幾年里,研究人員發現內皮細胞(血管內壁細胞)的某些亞群分泌血管分泌因子,這些因子調節干細胞的增殖和成熟。了解哪些細胞產生這些因子及其在腫瘤微環境中的功能可以反過來導致新的癌癥療法。
在這種背景下,來自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包括福井大學醫學科學學院綜合血管生物學系的Hiroyasu Kidoya教授和馬伊娜·林博士,對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1(sfr P1)進行了一項研究,以闡明其在腫瘤組織中的作用。他們的研究結果于2024年4月16日在線發表在《體外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動物》雜志上。
“雖然血管通常被認為僅僅是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通道,但我們的研究專注于血管的一個完全不同的功能,即血管分泌因子的產生。Kidoya教授解釋說:“我們進行這項研究的想法是,血管分泌因子也可能參與腫瘤的進展,并旨在闡明Sfrp1是否影響CSC的維持以及整個腫瘤組織的維持?!?br />
為了闡明這些問題,研究人員使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培育了Sfrp1基因敲除(KO)小鼠。然后,他們將肺癌腫瘤移植到Sfrp1-KO和野生型小鼠中,并使用標準技術(如免疫染色、流式細胞術和定量基因表達分析)觀察Sfrp1(或其缺失)的影響。最初的實驗表明Sfrp1在腫瘤組織的一小部分血管內皮細胞中產生,它的存在對腫瘤生長很重要。不僅Sfrp1-KO小鼠的腫瘤生長受到抑制,而且過表達Sfrp1的移植腫瘤細胞導致腫瘤生長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