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可能會導致感染
發布日期:2017-10-18有些情況下,肝脾念珠菌病典型的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減少期間發熱,而缺乏局部癥狀和體征。當中性粒細胞減少緩解后,出國就醫患者會持續發熱,進而出現右上腹疼痛和肝脾大,并且出現堿性磷酸酶顯著增高。CT超聲檢查會顯示肝臟和脾臟中的低回聲和“牛眼征”的病灶,有時在腎臟中也會顯示。如果高度懷疑本病,病情穩定的患者,可以不行活檢而給予經驗性治療。
血培養通常為陰性,如果診斷有異議,建議行肝臟活檢。由于活檢培養結果通常為陰性,診斷可通過病理上發現有肉芽腫性炎和酵母菌而確定。治療包括延長氟康唑療程,400~800mg/d。卡泊芬凈也同樣有效。正在接受細胞毒性化療的慢性攜帶者,可發生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激活,特別是接受利妥昔單抗治療的淋巴瘤患者存在大風險。
風險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DNA陽性及年輕患者。推薦預防性應用拉米夫定100mg/d,化療前1周開始,化療后繼續服用8周。泌尿道感染對于存在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甚至缺乏癥狀,治療菌尿是合理的,治療應該保留給癥狀發作時。留置支架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持續性微生物定植和膿尿。對于伴有膿尿的患者,甚至既往有慢性無癥狀的膿尿病史,也應積極治療。
出國就醫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留置尿管的患者,特別是使用廣譜抗生素者,念珠菌尿可能代表念珠菌定植。拔除尿管通常可以充分地清除念珠菌。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持續性念珠菌尿偶爾會導致感染,如腎盂腎炎或播散性念珠菌病。
此外,念珠菌尿可能提示播散性念珠菌病。然而,全身應用抗真菌藥治療無癥狀性念珠菌尿,并不與總體改善預后相關。若決定治療,氟康唑400mg/d,連用1~2周,為治療選擇。在非白色念珠菌尿的情況下,可使用另一種唑類藥物或兩性霉素B。卡泊芬凈很少出現在尿中,因此,這種情況下的臨床經驗尚不足。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精神狀態或意識水平改變、頭痛或畏光,應立即行腰椎穿刺檢查。除了腦膜炎常見的細菌性病因(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奈瑟氏菌),也應考慮李斯特菌和隱球菌感染,尤其是存在細胞介導免疫缺陷患者。對于李斯特菌,治療可選擇氨芐西林2mg,靜脈注射,每4h 1次,并聯合應用慶大霉素。對于隱球菌,可以應用兩性霉素B脂質體3mg/(kg.d),或兩性霉素B 0.5~0.7mg/(kg.d),同時與氟胞嘧啶聯用37.5mg/(kg.6h),共用2周。若患者病情改善(不發熱、培養陰性),可以將治療改為氟康唑400mg/d。
腫瘤出國就醫患者,腦炎是常見的病因,腦脊液中檢測到病毒DNA即可診斷,治療應給予阿昔洛韋10mg/kg,靜脈注射,每8h 1次。經驗 性治療臨床指征包括精神癥狀改變突出,和局灶性改變,特別是在顳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