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水平低會對骨骼健康產生影響
發布日期:2017-10-24直到近,他莫昔芬仍是絕經后乳腺癌患者激素治療的基石。然而,多數ER陽性患者使用AIsE取代他莫昔芬。大型隨機輔助治療臨床試驗結果顯示,AIs在無病生存率、腫瘤復發以及一些如血栓栓塞、和子宮內膜并發癥等方面優于他莫昔芬。因此,絕經后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將接受AIS作為其治療的一部分,或是開始他莫昔芬治療2~5年后再使用AIs。
對于主要接受內分泌治療,作為替代療法或術前治療的女性,AIs也是治療選項。絕經后婦女通常只有低水平的循環雌激素,因此在外周組織中雄激素通過芳香化酶轉化為雌激素。這些絕經后雌激素的水平對維護骨骼健康非常重要,并與脆弱性骨折呈負相關。采用AIs治療(包括可逆的非留體類和不可逆甾體類),可使循環雌激素減少到幾乎檢測不到的水平。
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由于AIs導致雌激素水平很低,對骨骼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所有AIs都會加速骨質流失。作為單用阿那曲唑、他莫昔芬或兩者聯合使用,研究者評估人組患者的腰椎和全髖關節BMD的變化。結果發現阿那曲唑治療的患者,5年BMD腰椎減少6.1%、髖部降低7.2%,而他莫昔芬組的BMD增加2.8%和0.7%。
近,ATAC的100個月試驗結果分析表明,使用阿那曲唑組的患者與他莫昔芬組相比,治療期間骨折年增長率分別為2.93%和1.9%(P<0.0001)。而完成治療后,兩組的骨折發生率相似。也有報道稱阿那曲唑、來曲唑和依西美坦也會導致相似的BMD變化和骨折發生率增加。不同AIs對骨骼的影響是類似的,主要取決于使用AIs的持續時間,以及他莫昔芬是否納人長期輔助治療方案,而不是選擇藥物的種類。這個發現得到來自絕經后婦女服用來曲唑、依西美坦、阿那曲唑的藥效學研究的支持,其中治療過程中骨吸收和形成等生化標記譜的變化,這3種藥物類似。
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所致的骨質流失,所有服用AIs的女性均應接受骨密度的評估。髖部和腰椎DXA掃描為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因為它非常實用、敏感及準確。另外,定量CT、定量超聲、高清晰MRI和超聲密度測定目前尚不常用,但未來有望成為常規。2003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0),有關乳腺癌患者服用雙膦酸鹽的作用,及骨健康問題的指南,包括了雙膦酸鹽治療引起骨質流失量的計算方法,需使用DXA掃描測量BMD,以確定治療方案。
不過,即將開始應用AIs治療的所有女性,也應在臨床評估前面所述的骨折風險。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到,近公布的歐洲和英國指南,也涉及這些雙膦酸鹽的有關問題,并推薦使用雙膦酸鹽。兩套指南建議年齡較大的女性(歐洲<65歲,英國<75歲),如果有一個或多個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因素,不管其BMD積分多少,在接受AIs治療的同時,應服用雙膦酸鹽以保護骨骼,這些婦女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風險更大。
如果患者有缺鈣,應遵醫囑補充鈣和維生素D。乳腺癌患者維生素D的水平下降很常見,尤其是老年人及足不出戶的婦女更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癥。其他所有絕經后婦女的治療方案取決于BMD,在開始AIs治療的3個月內應采用DXA測量BMD。根據T值可分為3組:高風險(T評分<-2)、中等風險(T評分-1~-2)和低風險(T評分>-1)。低風險患者可以放心,不需要任何特定的附加監測。但是,歐洲標準更加謹慎地建議在兩年后再次進行DXA測量。